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宋国崛起 > 第209章 名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得不说赵盾是个财奴,本来一张狗脸,见到了不尽的武器铠甲后,连日里笑得合不拢嘴,从此说话也和顺了,架子也不端着了,整日里和公子卬交流翁婿之情,仿佛当初药翻他的不是公子卬而是别人一般。

当初公子卬把手令交给管理的时候,后者翻开这份大公无私的命令,边看边摇头嗤笑,他若所有悟地调笑道:“太傅这是大手笔啊。鲁人和晋人一定很感动,可是……这未免也太宽厚了吧?”

这些缴获都是公子卬真刀真枪干下来的,当然有说一不二的处置权,用来团结友邦自然让旁人无话可说。可是这些铠甲、戈矛又不是地里凭空长出来,它们本来是杵臼、叛军、荡氏、向氏等原先宋人的装备,要是通通慷慨出去,宋国再也不复当初那个七百乘之国的武备了。

管理琢磨着说道:“太傅是想要多要点粮食吗?”

打下鞌城收获了堆积成山的粮食,丰厚如许的粟米来自于丹水诸城数十万死难者一十七年来的积蓄,这么大一笔收获,对于公子卬恢复宋国战后的经济颇有好处。

不过恢复经济光有吃的可不行,现在田垄之间被山戎的马蹄糟践得不行,荒芜的作物,下一季的翻土、播种,需要青铜的农具来恢复生产力。按照公子卬重视农业,好兴水利的性子,开渠修坝更要海量的青铜工具——这可不仅仅是长丘一座十室的小邑,而是包含首都在内的大片国土的重建。

“太傅打的是不是铁器的主意?”

管理想起来,公子卬天天唠叨着鞌城的煤和铁:“钢铁的强度远远超越了青铜,一旦钢铁问世,铜只能作为货币、导热材料和导电材料,而从结构材料的领域引退。

再重的青铜箭镞也射不穿锻态的铁甲,再厚实的铜甲也顶不住铁剑的突刺。”

虽然理论上青铜在铁器的迭代下,不再具备原本的战争价值,但是等等,现在公子卬手头有哪怕一块铁吗?

管理有些忧心忡忡地说道:“虽然太傅口口声声,但是鞌城底下的矿藏毕竟谁也说不清楚,万一没有太傅说的铁矿呢?”

管理走南闯北,从齐国到宋国出仕,所见的铁器无非是天降的陨铁,然后被达官贵人做成美轮美奂的明器以陪葬地下,铁矿真正的勘探、冶炼和锻打,他压根没有经历过,自然没有公子卬这样稳如老狗的自信。

公子卬拍了拍他的肩膀,眼里满是不可置疑的坚决——鞌城就是后世的曹县,宇宙的中心怎么可能没有铁?

公子卬不在这个点上纠结过多,他总不能从逻辑上论证矿藏存在的必然性——他既不是先知,也不是巫祝,更不能表露穿越者的身份。

紧接着他抛出另一个难题:“我打算后面把鞌城,乃至于国家交给你去治理,要是嘉兴你只看到这一层,我恐怕有点失望了。”

“另一个问题恐怕就是未来和中原诸侯的合作问题了。”管理是个聪明人,脑子微微一转就摸到了公子卬的脉搏——和聪明人共事真是一种享受。

“不错不错。”公子卬抚掌而笑。军队的统帅最重要的就是做好利益分配的工作,这一点以前他就在网游中的工会,深有体会。古往今来,多少提督、将帅跌倒在这里?

郑庄公因为没有处理好颍考叔和公孙阏在战车资源上的争端,因此导致郑军自相残害;蒋光头旗下派系林立,各方势力之间不能一碗水端平,故而委员长的军队成天保存实力,琢磨着如何吞并友军。

时值乱世,诸侯交侵,诸侯间的合作和政治信誉相当重要,何况公子卬最大的对手正是楚庄王、楚穆王这对名垂千古的父子,没有晋国,仅靠着人口损失如此惨烈的宋国,恐怕是独木难支。

“这次会战,徒以宋人独木难支,没有晋兵的出力,长丘早就覆灭了。以后我们的敌人会比今天更多更加强大,需要友军的时候也很多,如果我贪图一时,吝啬皮毛,那么以后在危机关头友军难免会保存实力,最后就是大伙儿一块死。”

公子卬觉得古往今来能把这一点做得最好的,就是汉高祖刘邦,他能够带着各怀鬼胎的诸侯联军力挫远强于己的项羽,平定天下,其中的胸怀和谋略值得万世称道,令公子卬不禁心向往之。

见贤而思齐,公子卬自忖有刘邦一半的手腕,春秋的天下何愁不定?

“我们必须在诸侯之间树立这样一个名声:同宋卬打仗,损失多少实力,宋卬就会给他补上一个,打输了宋卬自掏腰包给他补贴,打赢了大家雨露均沾。无论如何,宋卬的合作者绝对不会吃亏。”

公子卬的慷慨很快赢得了晋鲁联军的投怀送抱。

一个男人若是相亲时就急色求欢,漂亮小姐姐一定会认为此人形容猥琐,不过是一个被下半身支配的人形泰迪;若是男子忍一忍兽性,彰显自己的风度和绅士,处处令女人感到温柔体贴,小姐姐反倒会觉得男人很有责任心,可以试着处处。

当然,这个相亲男士本身的硬件条件也得超过女孩子的心里预期,毕竟这是男子社会地位的体现。

公子卬现在恰恰是叔孙得臣和赵盾眼里的优质“男票”——军事素质过硬,能独立击败山戎主力,远远超过了晋鲁的心理预期,还颇有大国风度,先让合作者得到丰饶的报酬,偌大的军营,人人都对公子卬交口称赞。

叔孙得臣和赵盾心甘情愿地把军队交给公子卬指挥——有能力,有人品,还是老实女婿让自己感到放心……

戎山之上,几千妇孺老幼和数百残兵苟延残喘,山麓之下,数万大军士气如虹。

武功、田单、田伯光、臾骈等各方谋臣几次谏言强攻,在他们看来兵力悬殊如此,一如泰山压顶,猛虎搏兔,简直易如反掌。

公子卬只是轻微地摇摇头——能用计策的场合,他绝对不会用命,爱兵如此地他缓缓揭开了自己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