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宋国崛起 > 第两百七十七章 持久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田单把手指往身边一点,对着刚刚入座的年轻人道:“你应该变现得像墨非中队长一样泰然自若,诸葛会需要大家平心静气地讨论对策。宋公还是太傅的时候不是说过吗?如果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纠结那只下蛋的母鸡长着什么颜色的羽毛呢?

你已经能娴熟地指挥两百个猎骑兵的战术展开,经历了轮番大战的淬炼,挺起胸膛来,你已经不是原先那个只会躬耕的野人了。过去的出身,抹杀不了你建立的功勋。”

会议很快开始,田单首先发言。

“我军需要行船至济水东边的乘丘,但是一只小船只能承载十五个骑士抑或是五匹战马,把两千个骑兵运送到东边的乘丘城原计划要整整六天。

然而现在渡口秩序全无,严重降低了登船的效率,诸君有什么办法能加速登船的进程?”

田单身边的墨非举起手:“请大田大夫先等等。我们为什么要去乘丘?难道不能让鲁人自己自行消灭长狄吗?

我们虽然先前答应了他们,但是现在情况有变,楚国的兵锋直指中原的咽喉,我们应该优先去陈宋边境布防吧?”

墨非的声音引起了与会者的附和,秀吉虽然知道宋人向来言而有信,诚信为本,但是都火烧眉毛了,谁还管得了鲁国的事情,正所谓死贫道不如死道友。

和这个时代其他的部队不同,宋公卬一力主张下级要先消化上级的战略意图,再展开战术讨论,这样才能给放飞的思绪定好边界,也让给基层讨论划定边界,免得出现像小鬼子那样出现下级裹挟上级的奇葩。

田单先不做声,从怀里摸索了一阵,掏出一封信笺,朗声诵读其中的内容。

“太傅文几:

臣繁鑫有言。臣受命从鲁地贩卖甲胄,收购粮草、硫磺,以充火药之用。然而,硫磺产于鲁国城邑阳关(今山东泰安市岱岳区)之郊,我自购得后,经淄水、洙水转运至曲阜后,欲经泗水、济水运往鞌城。

近日获悉,长狄侨如部兵围鲁之咸丘,控扼泗水西段与济水下游,水路断绝,陆路亦有被游骑纵掠之风险。若不能解除咸地之围困,硫磺、粮草,恐怕迟迟不能入宋境。

望太傅早发救援,以为接应。”

“还有第二封信。”田单又变魔术似的摸出一封:

“田大夫亲启:

孤一人今日得到鲁国使者急报,叔孙得臣一千甲骑不敌长狄三千甲骑与一千步兵的夹击,两军会战与平原,小挫,今退守城池固守。

鲁国,孤一人所以必救。若无硫磺,我则无火药,楚军人众兵强,非火药不可夺其军志,力挫其锋芒,此其一也。

鲁者,宋之盟友也,即使鲁人不出兵,只以船只运送粮草以为支援,于我宋国而言,亦是大有裨益。此其二也。

战争者,乃政治之延续。政治所赖者,钱粮也。

楚人系郡县制,而我为都鄙制,相比于都鄙制,郡县制集权更甚,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故而楚人征战,总能把举国的力量凝成一拳,每战多胜。

然而,权力不是越其中越好的,集权是一把双刃剑,在更加强大军力的同时,他的损耗也更大。权力越是集中,效率越是底下,征税成本愈发递增,故而相比于都鄙制,对百姓的税率更甚。此之谓,制度之成本也。

当今之世,唯有宋有铁器,而其余诸侯皆用青铜耕作,故而每户最多只能照看百亩(周制)之田而已。而楚国的军队规模,如今业已远远超过了青铜时期农夫所能供养的规模,故而不得不对外掠夺,以维持其军费、官府开支。这是依赖掠夺来维系制度的成本。

这样的制度,孤愿意称之为军国主义。

楚军国主义之所以要进攻宋国,是因为他们认定,在宋国的钱粮可以弥补他们在战争中的开销。一旦我们的抵抗使得他们的军费超越了收益,他们就会自行退兵;倘若楚王执迷不悟,双方就会陷入持久战,楚国的土地是宋国数倍之大,又有十余个仆从国为之输血,如果我们的粮草不能坚持到底,则输掉战争的就会是我们;如果楚人的粮食先见底,不足以维系郡县制的开销,则楚人先崩。

以二等中原之国,力杠天下第一强国,如果没有外援,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因此我们需要鲁国,需要晋国。楚国在境外作战,从江汉平原跨越一千七百周里(约六百公里)输运粮草到宋国,从郑国输运到此四百一十周里(约140公里),从陈国输运至此五百周里(约168公里)。

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粟,沿途输运的粮食损耗极为可怖。只要晋、鲁支援的粮草源源不绝地从济水上输送,再加上我们今年缴获的粮食丰厚无比,那么最终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故而特令你部、龙骑兵部、矛骑兵部两千骑兵,从乘丘登陆,切断狄人后路,相机决战,以解除鲁围。”

宋公卬的前半段论述,在座的军官都能听懂,但到了第二段,绝大部分人都听得云里雾里。虽然每一个字,他们都知道其中的涵义,但是连在一起,就懵逼了。

“原来如此。”在所有人都处于五迷三道的时候,两个新的中队长竟然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你俩都明白了?”田单大感意外,说实话,他乍一听这段论述,整个人也是云里雾里,没有比他的部下清醒多少,只不过他认识善儿,找这位女诸葛请教,才想通了其中的关节。

墨非很自然地点点头:“关键是一开始我没有想这么远,经过宋公提点,打开思路后,我就明白过来了。”

墨非边上的是庄家小子,单字一个梦,蒙邑人。田单对这两个点头的部下很感兴趣:“七步之内,必有芳草,十室之邑,必有忠信。

国家危如累卵,急需人才,两位若是真的明白,我情愿向宋公引荐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