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北朝帝业 > 第897章 倾巢而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前听闻李泰的种种事迹已经在心里高看几分,如今来到李泰的地头,感受到这位太原王在山南道所拥有的崇高声望和绝对权威,再联想到自身未来也要谋生其门下,一个个也都在调整心态、摆正位置。

一场宴会进行下来,这些亲友们也都在含蓄得体的表达对李泰的崇敬,并没有搞什么倚老卖老的笑话,这也让宴会的氛围非常融洽,在主人的热情款待下颇有几分宾至如归的感觉。

除了仍然在孝的崔瞻兄弟,这些人也都不同程度的表达出希望能为行台统治出一份力的想法。李泰对此当然不会拒绝,他之所以让李礼成前往招揽这些河北亲故,当然不是为的多几个打秋风的穷亲戚。未来他要登上更大的舞台,这些人也都是他的执政班底。

不过东西人事风气终究有别,西魏尤其是山南道台府,虽然暂时还没有形成北齐律那种完整的律令体系,但实际上无论吏治还是律法的日常施行都要比北齐更严谨。

这些亲友们,李泰当然不能也如对待年轻少辈一样安排到选人院去排期参加下一次的铨选。

在询问过个人意愿和履历之后,其中颇以学术着称的便被安排进行编修藏书的工作,与周弘正等南梁士人一起工作。有的已经在东魏北齐有过出任州郡官员的履历,也不乏行政经验,李泰便暂时辟入自己的王府之中,有什么职事缺口便临时加以任命,在自己眼皮底下就算是偶有犯错,也能及时获得纠正。

众人对于这样的安排也都非常满意,他们自然也不奢望一来到襄阳便完全取代李泰的元从旧人、如同李裒兄弟一般出任封疆大吏。

尤其像王松年本就心存执念,想要继续对魏收所修《魏书》加以抨击。在齐主高洋明确表态支持魏收的情况下,他在北齐继续折腾只是找死,如今来到法外之地的襄阳,那自然是要彻底放飞自我,当即便向李泰提出编修一部新的《魏书》以取代北齐《魏书》。

这想法当然好,毕竟谁修史就掌握了对前朝的定义权和许多事情的话语权,可问题是东魏没了才修史,可他们西魏却还有啊,人家皇帝拓跋廓还在长安好好呆着呢,咱在这里玩盖棺定论总是不好吧?

不过转念一想虽然眼下还不方便直接修史,但也不妨碍进行素材整理啊。不只是北魏、西魏这一脉,未来这后三国都得给他们来一个盖棺定论,相关的准备工作早点开始也没有什么。

等到对这些亲友们安排一番后,来自关中更准确的消息情报也传来了。

宇文泰这一次看来是动了真格的了,声势搞得非常大,不知动员了关中人马,陇右人马也都征调东来,整整十万大军杀出潼关,李弼、独孤信等柱国们也都随军出征。关中仅仅只留下了儿子宇文毓留守咸阳、宇文觉留守同州,以及一些将领辅佐二子。

当然,东南方面的威胁,宇文泰也并没有忽略掉,在倾巢而出的同时,还不忘安排柱国侯莫陈崇统军驻守于渭南,明显就是为的防备武关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