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盛唐不遗憾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后膛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采用身管、炮尾和炮阀的后膛炮结构,非常方便装填炮弹,清理炮管,可以大大提高火炮的发射速度。

第三,在炮尾加装点火撞针,这样一来,就不用采取火把点火的落后方式了,从而进一步提高火炮射击的效率。

当然,后膛炮的技术并不是终点,李安还会继续研制更加先进的火炮,从而让大唐帝国的火炮技术,再来一次大的飞跃。

后膛炮的研发人才,严格按照李安的要求,在一步步的进行研制,所需要的任何材料和设备,都能在第一时间获得。

而李安则召集部分铁匠人才,开始研制日后需求量极大的铁丝,并利用各种型号的铁丝,制造粗细不等的弹簧材料。

而不论是铁丝,还是弹簧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对日后各种机械的制造和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铁丝的制造工艺,真的一点也不复杂,就是将铁块烧至软化状态,然后将软化的铁块放入模腔内,模腔开有小口,从后部挤压软化的铁块,就可以从小口处得到铁丝。

为了保存这些刚造好的铁丝,还需要一个直径比较大的圆筒,以将这些刚造好的铁丝卷起来。

制造铁丝的模具必须耐烫,若是碰到滚烫的铁块就融化了,那肯定是不行的,另外,强度也要有保障,否则,从后部用力一压就碎掉了,那也不成。

耐高温最好的材料无疑是陶瓷,而强度高的材料是钢铁,所以,李安提出的思路,是制造内胆为陶瓷,外壁为钢铁的模具,以用来挤压软化的铁块,造出需要的铁丝,而用来卷铁丝的大圆筒,则用陶瓷材料就可以了。

而大唐是陶瓷大国,制造各种型号的陶瓷,那是小菜一碟,所以,制造铁丝的设备一点也不难研发,只要稍微花点精力研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