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大国院士 > 第五百一十二章 这话说的.....还真是怪好听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一十二章 这话说的.....还真是怪好听的

徐川:“扩大合作范围?”

曾俞群点了点头,道:“听说前段时间川海材料研究所研发出了一种新型合成高品质石墨烯的技术,正巧宁德时代也在研究石墨烯电池,对高品质的石墨烯需求量很大......”

徐川:“所以曾总是想从川海材料研究所采购高品质的石墨烯?”

曾俞群摇了摇头,笑道:“我想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的合作。”

徐川:“你想拿专利技术授权?”

曾俞群笑着道:“宁德时代具有石墨烯的生产资质,我想和徐院士进一步深入合作,川海研究所通过技术和专利入股,由宁德时代进行生产,销售,再进行相关分红......”

老实说,作为一个资本家,如果是要获取最大的利益,那么买断专利授权,专利实施排他许可是最划算的。

但曾俞群知道,从这位徐院士的行事风格来看,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大概是不会允许这种垄断性质的专利授权的,从上次的人工SEI薄膜专利授权就可以看出来。

当然,相对比从这位徐院士这里拿到石墨烯的专利,他更希望借这次机会和他搭上线。

可以肯定的是,作为可控核聚变之父,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得主,眼前这位绝对是掌控这个时代发展的舵手。

他的一句话就能创造出一个庞大的市场。

相对比获取到石墨烯的生产专利授权来说,若是能搭上线,对于宁德时代的发展来说,绝对是最有益处的。

所以他选择了正常情况下一般企业都不会选择的技术入股和分红,甚至可以将大部分的利润和股权都让了出去。

听完曾俞群的话,徐川思索了一下。

老实说,对于宁德时代,他倒是还算有一些好感的。

其他不说,上一次的人工SEI薄膜专利授权,宁德时代的报价差不多是其他厂商的百分之一百五。

而这一次,这位曾总也开出了有诚意的价格。

对于一项技术来说,以技术入股获取分红,尽管短期内获取到的回报较小,但长期来看,绝对比授权或买断要更值得。

川海材料研究所的高品质石墨烯制备技术,在他原本的计划中大概会是很人工SEI薄膜一样,直接将专利授权卖出去。

这样方便,而且能获取到一笔巨额流动资金,他也不用管事。

现在来看,通过技术入股进行分红,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思索了一下,徐川开口道:“这种合作方式也可以,如果你们有生产资质的话,技术入股我没意见。那就聊聊分成吧,然后具体的细节你去川海材料研究所找樊鹏越处理就行。”

见徐川答应下来,曾俞群立刻点头,笑着道:“这样吧,川海材料研究所以高品质石墨烯的技术和专利入股,我这边全额出资,一起合作建立一个新的石墨生产公司。”

“公司的所有相关事务都由我这边负责,当然,您有审查权,随时可以过问公司运转情况。”

“至于占比,七三如何?您七我三。”

听到这个比例,徐川有些讶异的看了一眼这位宁德时代的董事长。

不得不说,纯技术入股占据到百分之七十的股份,这已经是最顶尖的了。

通常情况下,纯技术入股的股份一般只会占到总份额的10%-20%,如果科技含量很高,可以达到30%以上,而顶级的,可以超过50%。

但不管如何,根据《公司法》第二十七条第三款,全体股东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三十。

因此,技术入股最多只能是注册资本总额的70%。

所以这位曾老板给出的比例,已经是华国法律允许的最高的了。

当然,高品质的石墨烯生产技术,也足够配得上这份占比。

点了点头,徐川笑着道:“行,那就这样吧,相关的细节你到时候去找川海材料研究所商量就行。”

有人给他送钱,他肯定也不会拒绝。

毕竟搞科研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无论是川海材料研究所还是川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都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投入支撑。

曾俞群笑着点了点头,站起身道:“那是肯定的,今天我就不多打扰徐院士您的研究工作了。”

徐川起身,将人送到门口:“慢走。”

......

送走了曾俞群后,徐川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里,坐在办公桌前,他拿起了数学期刊继续看了起来,时不时还思索一番,用笔在稿纸上验算一下。

这时候,电脑的右下角忽然弹出了一份邮件。

“叮,您有关注的邮件。”

清脆的声音打断了徐川的阅读,放下手中的期刊论文,他伸手点了点鼠标。

能被他加入星级邮件关注的人就那么几个,也不知道是谁发过来的邮件。

入目,邮件的标题和发件人呈现在眼中。

“老哥!快夸我!”

看到邮件标题和发件人,徐川脸上情不自禁的带上了一些笑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