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辽东从军行 > 第六十一章 来龙去脉(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十一章 来龙去脉(一)

并且警告他们若是再闹事,就以哗变和通敌的罪名砍了他们。可怜这些官兵被打的头破血流却无处伸冤,可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蒋川等人因此彻底寒了心。他们带着满身伤痕回去安葬了李满仓、张铁锁等阵亡同袍,而后已是身无分文。举目四望,偌大的沈阳城已无立足之地。没有那个衙门会接纳他们这些溃败的营伍兵。

为了活下去,蒋川等人决定不再当兵,远离辽东这块战乱频繁之地,进山海关向南去讨生活。他们相信凭着自己曾是官兵的身份和在战场上的经历,给人看家护院或是押镖还是会有人赏他们口饭吃的。

他们知道在地广人稀的辽东没有马匹是不行的,所以即便要离开也绝不能丢下马匹。此时杜松全军覆没的消息早已经传遍沈阳城,军民官吏个个人心惶惶,没有人会在乎蒋川他们这几十人的去向。

所以一切准备妥当后,他们伪装成传送军情的斥候,分从四门出城(时沈阳四门分别为东永宁门、南保安门、西永昌门、北安定门)。

守门的官兵不疑有他,只是简单询问了几句就将蒋川等人放行。他们出城后在南门外数里处的递运所会合,而后快马加鞭一路向西。好在他们没把身上的官兵号衣丢掉,比较顺利的入了山海关。

当时的河北省叫北直隶,属于天子脚下的地盘,对往来人员盘查的很严。蒋川等人为了不暴露自己是开小差的官兵,只能绕过此地继续向南。

一路上,他们中有人因为思乡而离开,也有人因伤病死去。但这支小队伍在蒋川和薛凯的带领下始终没有解体,反而在路上收留了不少同是从辽东溃散的官兵。

根据史料记载,明军在萨尔浒战败后军心散乱士气低落。许多官兵从辽东开小差陆续逃回关内。这些人结伙归乡却又身无分文,在途中时常骚扰地方劫掠百姓,甚至杀人放火啸聚山林。因此官府对这些人极为痛恨,下令格杀勿论毫不留情。

蒋川等人是穷苦出身,一路上为了生存也做过偷鸡摸狗的勾当,但绝不伤害无辜。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给人打短工或是做苦力,挣些散碎铜钱糊口度日。

蒋川等人越向南走天气越暖和,刚到河南地界,正赶上时任河南巡抚的张我续缉拿和剿杀从辽东逃回的官兵。凡是外地口音和体貌特征与本地人不符的人一律下狱审查。

蒋川等人一见事情不妙只能原路返回。好在他们都骑着马,逃跑的速度很快。最主要的是他们没有作奸犯科杀人越货,官府对他们的关注度不高,所以才能安然无恙。

因为直隶、河南和山东等地抓逃兵的风声很紧,逼得蒋川等人走投无路只能再回辽东。过了山海关没行上两日,他们正巧就遇见了苏赫巴鲁和莫日根等人。

苏赫巴鲁和莫日根这百十名蒙古人也是居无定所、四处流浪,无奈之下只能落草为寇。因此时常遭到官府的驱赶和追捕。

苏赫巴鲁和莫日根的本意是想抢夺蒋川等人的马匹,但一看到对方穿着官兵的号衣,心里多少有些犹豫。还没等他们下定决心抢不抢,蒋川等人却要求入伙。

按辽西绿林道上的规矩,想入伙是要交“投名状”的。也就是说想入伙的人必须去犯罪,犯的罪行越大越好。否则谁会相信你是不是真的要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