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明末 > 第一百一十一章 探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闻着一个接着一个坏消息,洪承畴并没有如同以往那般愤怒,他的心中很是平静。

陕西各府尚未有安宁,豫地边防又出现了问题。

只是现在他只需要担心陕西和山西两地,进入河南等地的流寇现在都归卢象升去剿灭,现在他肩尚的担子已经是卸下了不少。

积压在洪承畴心中的压力也因此减轻了不少。

“凤翔、巩昌两府情况如何……”

洪承畴的声音沙哑,出言问道。

他虽然心中想着别的事物,但是却并没有放下这边的事务,一心二用对他来说并不难。

“回禀军门,凤翔府内流寇基本已经肃清,仅剩三部流寇窃据三地,占山划地,啸聚于山林之间,约有一万六千余众。”

“巩昌府暂无新的消息,最近消息是游击陈望领军赶至马刨泉,于敌众对峙……”

洪承畴眉头微皱,看向了坐在右首的曹文诏,正准备说些说什么。

但是就在这时,帐外却是突然传来的禀报之声。

洪承畴一挥衣袖,让其放行。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巩昌府大捷!”

一名风尘仆仆,还背负着令旗的传令兵快步走入了大帐之中。

他口中喊出的话语,让帐中原本沉闷的气氛为之一转。

“鏖战五日,俘虏两万于众,破其三山营地,斩首一千二百九十七级……”

“……骑兵虽倾力拦截,但终归敌众我寡,纵上下用命,却未能尽全功,贼残部四千余人向祁山方向遁逃……”

坐在右首的曹文诏原本微闭的眼睛睁开了些许,目光在那传令的兵丁身上看了数眼,而后又收回了目光。

洪承畴的身躯微向前倾,在听完了最后一句话,他的面色终于是缓和了些许。

“陈望……”

洪承畴低声念叨了一声陈望的名字。

他没有见过陈望,但是对于这个名字,他确实十分的熟悉。

游击的军职和印信都是他亲自下发。

行军作战似乎有几分门道,在练兵一途上也可以称为一流。

曹文诏的性格洪承畴很清楚,曹文诏从来不会轻易的夸人,也从不做出什么结党之举。

陈望虽然出自曹文诏的麾下,是曹文诏的家丁,但是曹文诏现在的一举一动都是公私分明。

淳化之战后,陈望将缴获的一部分送到了曹文诏的军营之中,曹文诏也是上书禀报了一二,并将缴获送到了他麾下直属的标营之中。

不过洪承畴自然是将其退还,他麾下的标兵不缺银两,他自己也看不上那缴获而来的金银器皿。

但曹文诏的态度让洪承畴很是满意。

贵为数省总督,洪承畴并不缺乏银钱,他只要放出一点的风声,便可以轻而易举的攥取数十万两白银。

曹文诏给予陈望的评价最后一句话是“操练行进,队列作战,皆如往昔之浙兵,尽得其形意。”

这其中的形意指的正是《纪效兵书》和《练兵实纪》的形意,戚军的形意,这无疑是极高的称赞。

洪承畴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了一些。

说实话,他对于陈望在平凉府的表现,其实还是有些意见,颇为不满。

陈望麾下有九百余名辽骑,逃走的一只虎李过麾下只有两三千的骑兵,只需要用些办法,就能够将其剿灭。

但是陈望却是一路追着李过,让李过逃出了平凉府,一路逃到了巩昌府。

不过现在这一点不满也随着这份捷报的传来而烟消云散。

流寇难剿,在于精骑众多,马军众多,转进迅速,在逃亡途中,会抛下所携带的所有粮草辎重,而官兵却不行。

巩昌府窜入的两部都属于最初的三十六营老匪。

四天王李养纯和爬天王林胜泉两人都不是善茬,两人部下精骑超过两千人,马军万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说实话,陈望麾下只有一千四百多名老兵,其余的三千多人都是属于新募兵。

新兵一般来说都没有多少的战力,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什么战阵,没有见过鲜血。

洪承畴有自己的耳目,他清楚陈望麾下招募的新兵当初都是饥兵,这并非是什么秘密。

之所以洪承畴要催促陈望进攻,其实更多的是想要印证一下曹文诏所说的话是否属实,想看一看陈望所练的军兵到底如何。

曹文诏对于陈望的练兵的评价最高,沉其练兵之法“……皆如往昔之浙兵,尽得其形意。”

眼下的这份战果远远超过洪承畴的预想。

要知道四天王李养纯是善守闻名,而爬天王林胜泉极为勇勐出身边军,麾下精骑番汉降兵众多,昔日和贺人龙连战数阵竟然不落下风,而且胆大心细,并非是莽夫。

但是这两人现在都败在了陈望的手中。

虽说三人率部逃走,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洪承畴下达军令的时候就没有寄希望于陈望能够将其全部歼灭。

陈望麾下只有九百骑兵追击也只能追击一部分,又没有多余的军兵分守四方将其团团围住,必然会流出可以脱逃的间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