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明末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收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更何况流寇的人头现如今已经不值钱了,一颗也只不过换一两左右的白银,而且没有办法加官进爵。

将校的首级还算值钱,按照原来的级别从五两到百两不等。

对于这个结果,陈望没有争辩什么,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汉中一战让洪承畴不在对他有所怀疑,而且也开始看重他。

一个汉中参将的名头比起万两黄金都要更有价值。

借着参将的名头,他可以在之后做很多的布置。

现在历史线发生了不小的变动,自己进入了汉中府,一战击溃了张原,加上前几次的军功成功升格为了参将。

汉中府的这次危机,也使得朝廷准备再度提升汉中府的军事机构,设立参将。

在历史上汉中府的军事机构是从卫所先变成游击,而后从游击直接升格为了镇,直接设了副总兵,而后又改为总兵。

现在虽然只设参将,但是原先的汉中游击就有调动汉中卫军的权力,参将的权力只会更大。

边镇的参将,都有节制一整路军将的权力,在汉中府任参将,上方没有副总兵和总兵压着,实际上可以算是一个独立的军镇了。

除去两个固定地方的守备无法调动,陈望手下可以调动的就有一个游击营,加上汉中卫的卫军。

只是不知道,到时候权柄会有多大,能不能有插手地方军务的契机。

如果权力够大,那么之前陈望在沔县埋下的后手也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到时候以沔县为切入点,可以慢慢图谋汉中卫军。

虽说现在朝廷对于地方还有不小的控制力,但是再过四年的时间,到了崇祯十三年。

整个天下将会彻底陷入混乱,边疆和内地的局势不断的恶化,朝廷威信扫地陷入崩溃。

那个时候各地的军将形成山头,开始拥兵自重,各地的督抚对于领兵将校的节制力越发的降低,就算是有人注意到自己在汉中的布置也已经晚了。

陈望很清楚,现在的行事必须要徐徐图之,千万不能着急。

陈望没有忘记在巩昌府的旧事。

当时他就是太过于急功近利,想要追着李过一路入汉中府进而引起了洪承畴的怀疑。

要不是有曹文诏的提点,陈望自己都还没有发觉有什么不妥。

这数个月来,陈望明白的最大道理就是千万不要小瞧任何能够身居高位的人,自以为是的人才是最为愚蠢的人。

陈望合上了手中的文书,揉了揉有些发涨的太阳穴。

领兵打仗,冲锋陷阵现在陈望其实都没有多少的恐惧。

但是官面上的这些交流,官场的迎来送往却是让陈望头疼不已,这些都是极为耗费心神的事情。

虽然有赵怀良协助倒是没有出太大的差错,但是这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并不好过。

刚送走了汉中府知府派来的官吏,马上瑞王派遣的使者又到了军中。

一直到了黄昏,才将瑞王派遣来的使者给打发离开。

正在陈望思索的时候,陈功也从帐外走了进来,他的眉眼带着喜色,笑着说道。

“瑞王殿下倒是大方,这一次又送了不少的酒和豚羊。”

汉中之战前瑞王就送了不少的活猪活羊进军营,还犒赏了白银,酒饭。

这一次犒军银虽然没有送,但是却是送了三百多头猪羊,又送了不少的酒和粮草。

这么多的猪羊如果全部宰杀了,军中每人都能够分上七八斤左右的肉食,这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

现在灾荒这么严重,寻常人家哪里能够见到什么荤腥,有一餐饱饭都已经是不错了。

陈功一路走到帐中,找寻了一张坐椅坐了下来,喝了一口茶水。

“那汉中知府说的好听,流寇围城的时候调拨军粮调拨的倒是快得很,现在汉中的围城解决了,粮草却是半天送不过来。”

陈望摇了摇头,有些无奈。

事实确实如同陈功所说的一样,但是汉中之战,他们一共收拢了四万多的百姓,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加。

这么多百姓,全都需要安顿,每天消耗的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陈望看了一眼坐在下首的陈功,叮嘱道。

“粮草的问题你暂时不需要去管,千万不要派人去催。”

陈往沉吟了片刻,继而说道。

“过几天,你再运些军粮去往汉中城……”

陈功眼眸之中闪过一丝错愕,言道。

“汉中府该给我们的军粮没有给到,我们还要把运军粮过去,这……”

陈望抬了抬手,止住了陈功的言语。

“等到军功报上,晋升的文书就会下来,升格参将多半还是留在汉中。”

“留在汉中就免不了要和汉中的知府打交道,自然要打好关系。”

“而且……”

陈望的目光向着侧方看了一眼,言道。

“张原和卢时携带的粮草还有金银大半都被我们拿了,总要交出来一些,应付一下场面。”

张原和卢时两人囤积粮草金银的地方有两处,一处是在城固,一处是在褒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