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明末 > 第二百五十九章 铁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历史上在攻陷济南后,清军抢掠完毕便转道向北打算撤军。

孙传庭接任卢象升的总督之职后,汲取了卢象升徒饰尾追的教训,于是采取了抄前之策。

所谓的抄前之策,就是提前在清军北撤的必经之路,河道险隘处设下埋伏和防御,消耗清军的实力,和救援被劫掠的百姓。

清军一路劫掠获取了大量的财物和金银,同时还俘虏了许多的百姓,因此军队的行进的速度被严重的拖累。

而明军却是一路轻装简行,自然是可以抄前设防。

历史上的孙传庭采用“抄前”之策,也算是取到了一定的效果,战胜了几场,也救回了一些被掳掠的百姓。

清军应对明军的抄前之举,采取的措施也并非是正面交战,而是不断的运动,各处分兵牵制明军兵力,或是按兵不动以减弱明军的防备。

之所以如此,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清军在这个时候劫掠了大量的金银财物,掳掠了大量人口牲畜的清军,投鼠忌器无心多战。

第二个原因则是孙传庭统率之下的各路勤王明军,确实战力不差,也勇于野战,并非是一触击溃的弱旅,连番的接战表现出来的实力,也给入关的清军也带来了不少的压力。

现在的情况比起原本历史的进程更好。

原本在历史上损失惨重失去了再战之力的宣大军在休整过后,已经是重新恢复了一定的战力。

贾庄没有战败,济南也没有被攻陷,相反还有真定几地的大捷传来,大涨各地来援勤王诸军气势。

济南解围战孙传庭领兵逼退清军主力,解除济南之围的捷报传达京师,全城上下皆为之沸腾。

崇祯明发诏书嘉奖鏖战三军,再赐孙传庭荣衔,三军因此士气高涨,各部皆是战意昂扬。

不过孙传庭仍然还是如同历史上一般小心谨慎,仍然坚持不轻出、严守备、伺机攻的既定御敌方略。

所以陈望预料之后的情况应当和原本的历史进程没有太大的出入。

之后应当只剩下了东安、武清、蓟州、冷口关、太平寨几场稍大一些的战役。

这些地方爆发的战事,都是明军主动发起进攻救回被掳掠的百姓,以及夺回被抢掠的财物,清军都是以守为主,战斗的烈度并不强。

风雪急切,寒风凛冽。

陈望紧了紧身上的大氅,双目微凝,他看到了就在不远处的中军营外,似乎有几道身影站立在门外,看身形有些熟悉,不过灯火昏暗,却是难以到底是谁。

陈望停顿了一下,而后又迈步向着前方走去,一路走出了营门。

走到近前的时候,陈望这才看清了站在营门处的站的人是谁。

站在最前方的人是刚刚不久前先行出帐的曹文诏。

曹文诏身穿着一身绯红色的武官常服,外罩着一件裘皮大衣,负手而立。

在曹文诏的身侧站立的则是曹变蛟和曹鼎蛟两人。

“卑职参见将军。”

陈望信念转动,他知道曹文诏恐怕是因为一些重要的事情在等他,加快了些许的脚步,低头俯身行礼道。

“起来吧。”

曹文诏温和的声音在陈望的耳畔响起。

“我们,边走边说。”

昏暗的灯火在曹文诏的眼眸之中跳动,他回望了一眼不远处的中军大帐,而后举步向着北方的黑暗之处缓步走去。

陈望应和了一声,和曹变蛟和曹鼎蛟见了礼后,连忙加快了些许的脚步,跟上了曹文诏的步伐,走在曹文诏身侧的右后方微微落后一些。

“谤议汹汹,朝堂之上风起云涌。”

曹文诏的第一句话,便已经是让陈望将心提了起来。

“洪督抚、孙督抚,还有我,可能都要被留在北地。”

朝廷的任命已经下来,孙传庭调任保定总督,总督保定、山东、河南三省军务。

洪承畴也被调任为了蓟辽的总督,统领辽东事务。

“准确来说,是我们可能都要被留在北地。”

“东虏入口为祸北直隶,又乱山东,皇上雷霆震怒,山海关、宁远、蓟州等镇接连兵败,已经是让皇上失去了对于他们的信心。”

“关内流寇已经消弭,朝中已经传来消息,皇上想要调三边的精兵充实辽东边防,用来抗拒关外的东虏。”

曹文诏的声音低沉,伴随着寒风飘动在夜空之中,让陈望的心慢慢的冰冷了下来。

这一切陈望虽然早就已经听闻,但是从曹文诏的口中亲口听闻,心中仍然是忍不住生出一种无力感。

“真定、贾庄、济南的三场大战告捷,扰的朝堂议论不断,也让皇上心中生出别样的想法。”

曹文诏眉眼低垂,整张面目完全隐藏在了黑暗之中。

曹文诏所说的事情,陈望也略有耳闻。

在这段时间里,崇祯发下来的诏书对于秦军全是褒奖,而对于辽东军却几乎都是训斥,一反常态。

和历史上不同的是,高起潜受到了崇祯严厉的斥责,责令其戴罪立功。

若非是临阵不宜换将,只怕是高起潜可能都要被当场拿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