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风起明末 > 第三百四十九章 新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以归德府内并没有多少的兵马,李岩带领万民军转进归德府内自然是势如破竹。

杞县、睢阳、宁陵、虞城、夏邑先后被万民军所攻破,归德府的府城商丘已经被彻底的孤立,沦为孤城陷入重围之中。

“进剿的事情暂时不急,商丘城坚池固,兵马还算充足,能够坚持一段时间。”

“而且杨督师已经领兵赶赴归德,等杨督师领兵赶到,商丘之围应声而解。”

陈望口中的杨督师,自然不是杨嗣昌。

杨嗣昌现在仍然在四川主持进剿事务,张献忠和罗汝才两部进入四川之后如鱼得水,三番数次跳出了官兵的包围网。

官兵虽然取得不少的胜果,但是却一直难以扩大。

这里的杨督师,指的是如今担任保定总督的杨文岳。

孙传庭因事下狱,接替他的正是杨文岳。

杨文岳被擢兵部右侍郎,总督保定、山东、河北军务。

所以在收到万民军东进,可能会进入南直隶或是山东之时,兵部便下文,让杨文岳领兵南下协剿万民军。

杨文岳先令山东总兵刘泽清、登莱总兵杨御藩领兵于边境据敌。

而后发保定、河北两镇兵马两万,亲自统领,往归德府去。

南直隶方面在得知李岩兵进归德府后,正在英、霍山区主持进剿的卢九德,派遣黄得功、孙应元两人领勇卫营北上进驻徐州,防备万民军东进。

如今集结在山东、南直隶与归德府相接地带的防守明军已经达到了三万,还不算各地驰援而去的卫军。

而且明军的兵力还在不断的增多之中。

“万民军那边,只需要防备他们突然转道回西就行。”

“所以我们的当务之急还是先编练新军,恢复各镇战力。”

陈永福眉头微蹙,点了点头,现在的情形,确实如同陈望所说。

形势比人强,如今河南境内尚存的兵马都被牵制在各地无法动弹。

“万民军战力强盛,这些新兵虽有战力,贸然让其上阵,只会成为累赘,而不能成为助力。”

“我记得,在怀庆、卫辉两府内部还有不少小股的流寇未平。”

“这些地方大部分的流寇都还没有成气候,战力一般,不通战阵,只凭血勇,就是卫军也比他们要强,用来练兵正好不过。”

陈望眼神微动,沉吟了片刻之后,说道。

“用这些流寇练兵确实合适,但是眼下万民军威胁仍在,我也暂时不能离开开封……”

陈永福哪里听不出陈望的言下之意,当下躬身行礼,顺着陈望话请令道。

“我之前在阳武一带进剿,对于怀庆、卫辉两地也颇为熟悉,如果平贼将军信任,在下原意领兵北上,必定平剿怀庆、卫辉两府贼寇而还。”

……

“总镇,这就把兵权给他了?”

将台之上,胡知义眉头微蹙,看着陈永福远去的背影,有些疑惑不解。

赵怀良同样也是疑惑不解,陈永福毕竟是河南的总兵。

新成立的河南七营,新任的营将大部分都是原先河南的营镇之内选拔出来,有一人甚至就是陈永福麾下的一名千总。

让陈永福带兵前往卫辉、怀庆平叛,这不是让陈永福建立威望,让陈永福掌控这支兵马吗?

现在的陈永福可还远远算不上是他们自己人。

“兵权,陈永福拿不走。”

陈望收回了放在陈永福身上的目光,而后将其放在了已经重新变得空荡的校场之上,他没有回头去看胡知义和赵怀良。

崇祯这一次给他的权利实在是太大了,甚至大到营将的人选都交由他来定夺。

当然,明面上仍然是朝廷兵部的任命。

除去一开始那封明面上的诏书之外,陈望其实还收到了一封密旨,一封来自于宫中的密旨。

在密旨里面,陈望得到了密奏之权,也就说他的奏折可以直接上达天听,直接传到崇祯的案牍之前,而不需要经过内阁和朝廷。

密旨之中,崇祯除去将新任营将的决定权,一并交给了陈望,还讲述了一些更为深入的事情。

崇祯的大致谋划,也因此被陈望所知。

密旨中的传达的信息,也解答了陈望心中的所有的疑惑。

崇祯,在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位饱受争议的皇帝。

他确实勤政,但是他所做的一些事情,不仅没有缓解明朝的危机,反而还加剧的冲突爆发,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想要解决辽东的问题,因此想出了许多的办法。

到最后,也就是现在。

崇祯完全已经是病急乱投医的状态。

在最初的时候,局势还没有恶化的时候,崇祯还算是理智。

崇祯在意识到自己被文官集团欺骗,丧失了不少对于朝政的控制权后,也做出了一些弥补的措施。

后面在时局越发动荡之时,也知道整顿精营,整顿九边,想要将军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是文官集团势力强大,而京营问题复杂。

最后也只能是练了上万还算能战的勇卫营,九边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