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我的亮剑后勤生涯 > 第23章 人力资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村根据地在开班学校,只要是满足条件的,都可以去学校学习,而在部队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孙仓深刻体会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电讯兵的待遇,比他这个排长都好不少。

“五妹啊,去农业补习班学习了。”

母亲笑着回答。

“农业补习班?”

孙仓一愣。

“对。”母亲笑着说道:

“生产团那边有开办免费的农业学习班,我让五妹去那边学习了。”

“啊?!”

孙仓再次愣了好一会。

知识改变命运。

根据地一直在宣传这个观点。

其实哪怕不宣传,也浸透进每一个人认知。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虽然他母亲并不认同这个说法,因为他外婆最后的日子里,是母亲一直陪着的。

但主动让五妹去学习文化知识,属实有点出乎孙仓预料了。

“文化知识可是好东西啊!”

母亲两眼放光。

···

“目前杨村至周边五十七个主要村镇的马道修建已经初步完成。”

杨村,独立团团部,李云龙刚进来,赵刚就迫不及待的向他说道。

“这么快!”

新迫击炮刚到手,李大团长筹划着利用新火炮给鬼子来一次狠的,但新迫击炮性能提升,操作难度同样有所提升。

射程越远,射击难度越高。

所以他第一时间组织大规模培训,从目前的三十多个营中抽调了五百名迫击炮手组织技能提升训练,并亲自监督。

好在如今独立团60迫击炮炮弹能报销,大批量炮弹喂下来,训练效果喜人。

“对。”

“都是硬质石子路,半吨马车能快速通过,现在从石头湾出发,前往前线阵地的运输车队,六个小时就能到。”

赵刚继续说道:

“马道周边的防空洞,遮蔽掩体也完工了,都是按照标准质量完成的。”

“好。”

李云龙叫好。

运输道路完工,补给线的通畅,他就可以彻底放开手脚了。

“工程进度怎么会这么快?”

最后,李云龙好奇的问了一句。

杨村周边通往五十七个主要村镇的山马道一共七百多公里,其中有三百多公里只需要扩宽平整,但还有四百公里需要从头开始。

晋东南的山区,开始碎石,修路并不容易,更别说根据地只有人力,纯粹靠锄头和锤子,最好的也就是兵工铲了。

而果脯那边,修滇缅公路都有一些机器设备。

虽然不多。

根据计划,最快也要十二月中旬,甚至明年才能全部完工。

而现在,才十一月下旬。

提早了差不多二十天!

“莫老板支援了一些工程技术、设计、管理人才,帮了很大的忙。”

“爆破施工,都是他们帮忙的。”

赵刚解释道。

听到这里,李云龙笑的很有点得意。

武器装备上,尤其是大家伙,和先进的好东西,他那莫老弟有些放不开手脚,但其他地方,基本上是要啥给啥。

“还有,最主要的,咱们根据地的老百姓的帮助···”

赵刚有些感慨。

能成么快完工,除了莫老板的技术援助,公路工程设计选择了最适合目前根据地施工能力的,并提供了优秀管理人才辅助建设团。

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根据地热情的老百姓。

在根据地决定修路的时候,还没开始招工,就有很多老百姓踊跃报名。

尤其是杨村周边几个村子。

这些独立团经营了近两年的根据地,群众基础很厚实,即便现在是农忙时节,也有不少人报名,而且很多人都是自带粮食工具。

一开始,给这些老百姓工钱,不少人都不要。

还是根据地的干部劝说了,老百姓才拿的,考虑到接下来的经济政策,把新发行的边区票花出去对根据地大有益处。

见到有工钱,还包两顿吃的,管饱的那种,参加报名的人数瞬间增加了十几倍。

说到底,无论是建设,还是战争,经济都是重中之重。

吃饱喝足有工钱,饭能吃饱,工钱还不少,据地老百姓干活的劲头,比他想象的还要热情。

效率高的不可思议。

本来计划中,需要三天才能完成的工程量,最慢也只要两天,最快的时候,甚至一天半不到就完成了。

质量也完全没问题。

偷奸耍滑的到不是没有,毕竟有钱还有吃的,但都不需要他们管,就被参加修路的老百姓骂的狗血淋头,要么老老实实干活,要么被轰走。

“下一步你打算··”

李云龙问道。

“我和上级商量过了。”

“建设团继续向根据地深处修路,把根据地都连接起来,后勤处,总部,还有其他根据地,先把公路的骨干搭建起来。”

赵刚深吸一口气,说出了他的计划:

“等今后实力强大了,再把山马道扩建成公路。”

要想富,先修路。

随着杨村十几个工厂建立起来,化肥、新种子、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出去,根据地生产力得到提升,赵刚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精髓。

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可以通过山马道销往全根据地老百姓手里。

而随着粮食产量提升,以及根据地开始大规模招工修路,老百姓手里也有钱了。

一来一去,根据地经济得到发展,老百姓生活好起来,根据地财政也会好起来,能汇集更多的力量去打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