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狼烟晚明 > 第一百三十三章 作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惜,进营的几位找到张虎刚刚说了半句话,脑袋就都陆续飞上半天空——张虎和他那十个兄弟一句废话没说,直接拔刀了!

因为他们事先得到了消息。

给他们传递消息的,是此役的第一功臣,仇钺。

仇钺本姓王,本名已不可考,无非阿猫阿狗之类,出身于平凉府镇原一个普通军户的家庭。有次跟百户到赤木口(今三关口)巡边,不料和前来打谷草的蒙古同胞们来了一场偶遇。在敌众我寡的短兵相接里,巡逻队全军覆没,小王同学被一记铁锤砸中后背,昏了过去。等他醒来,撒腿就往平吉堡逃……然后,便遇到了三个“贵人”——落在大部队后面的三个腿脚不怎么利落的蒙古同胞!

别看年纪都不小了腿脚也不好跟不上大部队,但蒙古族同胞每人都有两样宝贝:胯下的蒙古马和颈上的首级啊!非常鸡贼的小王同学知道自己再年轻力壮也跑不过蒙古马,于是装作奄奄一息,半真半假地挣扎到一片小树林里,骗得三位下了马跟进来……终于赢得了捉迷藏游戏的大奖:三级货真价实的“虏首”和三匹蒙古马!

凭着这等军功,小王同学一跃而成百户军官,并得到了宁夏都指挥佥事仇理的赏识——认其为义子!小王同学从此改姓了仇,既然做了军官也不能再叫阿猫阿狗了,重新起名字时琢磨着得威武霸气些,便叫了钺!再往后,“仇理卒,无嗣,遂令钺袭其世职”!正德二年,擢宁夏游击将军。

一个黄沙漫天苦寒边地的游击武夫,那些文官压根就没看在眼里,谁也不稀罕搭理他。然而等身陷虎穴的仇钺领着百十个家丁立下生擒安化王的大功,那可不一样了:这怎么行?得参丫的,否则咋能体现咱们这帮人的存在价值!

“臣闻钺本首鼠两端,见首逆大势已去遂乘其不备而发也。”

“臣附议。经臣密加查访,其人实乃为腾达而背祖忘宗之徒!”

“无耻小人!”

“反复无常,(韩)信(吕)布之属!”

一把年纪的仇钺(时年五十二岁)知道无论如何也辩不过那帮家伙,忍了、老上级曹雄被充军而自己实在无能为力,也忍了、但听到有人要来给张虎等人“论赏”,三十多年军旅生涯的仇将军*心底那股袍泽间的惺惺相惜之情再也压抑不住,于是张虎们提前得到了预警。

张虎率先暴起,曹雄的几千兵卒群龙无首,小半当场溃逃四散,小半老老实实呆在营里等候明镜高悬的朝廷伸张正义,还有小半心一横索性跟了张虎。熟知边军各营堡虚实的张虎率领众人避开屯有重兵的玉泉营(仇钺的防地)直奔西安所(今宁夏海原),然后沿着靖虏卫与平凉府的边界一路南下巩昌府,在号称“陇蜀咽喉”的玉垒关(今甘肃文县玉垒乡)沿着葭萌水(今白龙江)直抵四川保宁府,并一举攻下了川北重镇广元!至于那些留在营里,没跟着张虎鱼死网破舍命一搏的小半曹兵们大多求仁得仁——张虎的杀官造反已铁证如山,进一步印证了大人们慧目如电料事如神。既然曹部已经成为叛军,那便得围歼痛剿啊!追不到张虎没关系,反正追上了也未必打得过,这不是有乖乖束手就擒的几百号人么?

几百颗首级交上去,又是一场大捷!

如果说张虎的造反其实本就是被逼出来的,但如果没人捣乱,数不足千加诸人心惶惶的溃兵们也绝无可能做大。张虎率众从西安所一路南下,抵达巩昌府的通渭后便面临一场灭顶之灾:北有追兵,东面二三百里只有几个小村落完全无法补给,西面是墙高壕深的巩昌府——东西这两个方向还全是陆路,交通极其不便,乌合之众们走不多远便会自行溃散。而南面,巩昌知府薛成业已调集漳县、宁远(今武山)、秦州(今天水)等地的重兵和丁壮堵在伏羌(今甘谷)严阵以待!对这一切,两眼一抹黑走一步算一步的张虎完全懵然不知,在通渭抢了几十只大小渔船便沿着华川顺流而下。华川在伏羌呈倒“t”字型汇入东流的渭水——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意外,这条路的尽头便是伏羌:华川的尽头,以及,张虎人生的尽头。皆然。

不过,关键时刻如果没人捣乱便不是大明了。巡按陕省的御史俞朝智(字礼仁)愤然参奏薛成业擅离府城!俞御史才不稀罕到实地亲自考察环境,看了会山水画一样的地图便得出结论:巩昌府离通渭那么近,伏羌那么远(地图比例严重失调,实际上距离差不多,像一个等腰三角形),你不迎头痛击,分明是畏敌如虎!况且府城四通八达,万一有失,百死难辞其罪!

为了显示自己的凛凛大义,明人不做暗事的俞巡按把参奏副本直接甩了一份给薛知府。薛成业看完脸都吓绿了:别看监察御史是七品官,但却是“代天子巡守,知府以下均奉其命”啊!二话不说,立刻带领全部人马一溜烟跑回了巩昌府。

薛成业离开的第三天,张虎便直接开进了几无设防已然乱成一团的伏羌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