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华娱拯救意难平 > 第九十八章 导演风格【求追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九十八章 导演风格【求追读】

被田壮听出来了,孙羿也没有啥不好意思,他心里确实是这么认为的。

田壮讲起了刚才的话题。

“青春片和爱情片,实际上不一样,你回答的很对,他们有共同之处,但相比起爱情片,青春片的核心要素在于纪念,身为导演要在影片中展现给观众对于青春的纪念,从而激发观众的共鸣。”

说着,田壮抬手指了指孙羿。

“你的问题,是把对观众说教和激发观众共鸣混为一谈了。”

“每一个导演在拍摄影片时都会不可避免的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只要导演还是人做的职业,这个就是一定存在的。

“就像每一个作者都会在书中或多或少的表达出自己的经历一样。”

“是人,就避免不了,说教和共鸣这其中有一个度,高明的导演都能掌握这个度,把让人厌烦的说教通过色彩,结构和剧情转变为激发观众的共鸣,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

“这个度是无法用言语解释的清的,这个需要导演自身的阅历,和把握当下时代脉搏的能力,我能给予你的答案就是多学习,多反思,多经历,想观众所想,拍观众所思。”

孙羿听后,非常诧异的看着田壮。

这还是那个专门拍苦大仇深电影的田壮吗,这还是那个追求各色人物,无比深刻的精神世界的第五代导演之一吗?

田壮看出了孙羿的惊讶,有些自嘲的笑着说:

“怎么,没想到这话能从我这个老顽固的嘴里说出来?”

说罢,叹了口气,又点上了一根烟。

“啧,这个道理也是我前几年被禁导的时候才琢磨出来的。时代不同了,我们落伍了,该让位置了。”

孙羿紧跟着问出一句。

“那为什么不.......“

“为什么不紧跟时代的潮流,做出改变?”

田壮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孙羿。

“改不了了,我们这一代人接受的教育是根深蒂固的。”

说着,用夹着烟的手指了指自己的脑门。

“何况,我这个年纪,思想已经固化了。就比如你这个片子,我就没法看,我们那时候是大院子弟,是主席语录小红书,是上山下乡,是各种运动。”

“导演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自己的片子,用当下时髦的话来说,你又不是人民币,凭啥大家都喜欢你。”

哎呀,这老头人间清醒啊,看的很明白。

听了这话,孙羿心中不由得有些敬佩。

田壮无视了孙羿的目光,继续说道:

“绝大部分导演的创作能力都是有限的,过了那个时期,就只能是不断的重复自己了,甚至是往下披路在走,只能吃老本。”

这都可以说吗?

孙羿嘿嘿一笑,一脸惊讶的看向田壮,眼中充满好奇。

田壮直接开口笑骂道:

“你给我滚一边去,我说的是现象,没说人。”

不疼不痒的被骂了一句,孙羿老实的重新坐好。

田壮弹了一下手中的烟灰,很郑重的说:

“眼下,对于你们年轻人来说,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社会快速发展,各种新鲜事包罗万象,这都是可以让伱们这一代年轻导演去感悟和体会的,我有自知之明。我跟不上时代了,就留在学校里教教书,给你们这些年轻人打好基础,偶尔拍几部打动自己的片子过过瘾,挺好的。”

眼前的田壮,有些落寞,胡子花白,嘴角的笑容看起来也有些苦涩,不过,他的目光却依然炯炯有神,他给孙羿上了一堂作为导演的必修课。

华夏的第五代导演们创造了华语电影的一代辉煌。

他们不但全然改观了华夏电影传统的历史面貌,更完成了华夏电影人几十年的宿愿,实现了华夏电影与世界的同步接轨,成就了“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电影先辈们早年的梦想。

他们的崛起,预示了华夏电影的未来和希望。是他们让华夏电影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市场,打造了华夏电影的艺术新风气。

不过,随着华夏国力的快速增长,国人对于华夏传统文化自信增强后,对于第五代导演,有了很多不同的声音。

认为那些获奖影片反应的都是西方人眼中的华夏,与现实中华夏的真实现状极其不符,两者间有着巨大的反差。

认为他们的影片更多的是为了迎合西方的中心主义,那些外国人眼中的“东方”其实是西方人偏见意识形态下构建出来的东方,自带一种贬低、猎奇的西方心态,不是现实中的华夏。

后开的,某美院的“眯眯眼”事件,甚至《战狼》走出国门的争议,其实都是意识形态的碰撞。

孙羿对此不置可否,他认为这都是时代的局限性,也是时代的发展的必然,就像电影从无声到有声,从单一画面到剪辑,从替身到特效,必然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改变的。

同理,不同的时代,人们的思想是不一样的。

比如在眼下06年的时候,拍科幻大片华夏登陆火星,就很容易引起一片吐槽,虽然是科幻片,不过也太过脱离实际了,观众毫无代入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