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 第136章 大朝会 秦风没来也能震慑全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6章 大朝会 秦风没来也能震慑全场

然而这些朝臣们眼观鼻鼻观心的养神,谁都没有说话。

真是奇了个大怪了,今天朝臣们改性子了?李斯那一脉也不出声了?

秦始皇咳嗽一声,说道:“廷尉没有来就没有来吧,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让他好好睡一觉吧。”

这个理由好强大!强大地让所有人直接无语。

“今日咱们讨论主要是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关于官员的选拔。

第一次官员选拔已经全部结束,在5000人参加考试的人才当中遴选出来了500人。

这500人各有优缺点擅长都有所不同,有的擅长礼仪,有的擅长农学,有的擅长机械,有的擅长管理。

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对他们进行培训,至于培训的内容是什么?需要大家商议一下。

但有一点必须无条件执行,那就是忠君爱国!

大家讨论的约半个多时辰也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来。

秦始皇忍不住皱了皱眉头,然后看向那些博士们:“你们当中也有是出题的,也有阅卷的。对那些选拔的官员比较熟悉,你们认为应该如何?”

淳于越非常积极,站起身来说道:“陛下。应该对他们进行礼仪的教导。让他们懂得礼仪。

岭南属于南蛮,哪里的人不懂天地君亲师,不知廉耻,那里想要稳定,首先是移风易俗,应该挑选精通礼法的人主政吴越之地,所谓仁者无敌。”

淳于越说的情绪激昂,有理有据,很多人都被打动了。

岭南之地是什么情况,秦始皇以前不知道,但是秦风到岭南购买物资之后,尤其是屠雎从南方回来述职之后,他对岭南之地的了解已经很多了。

移风易俗哪是那么容易的事。楚国占领了吴越之地数百年,吴越之地,还是同样的混乱。

跟那些人讲什么礼义廉耻,讲得通吗? 讲不通!

吴国的开国国君是吴太伯,越国的君主一直是大禹的后人,不是吹,他们比在座各位都厉害。

他们都改变不了,依靠选拔出来的新秀去宣传教化?开什么玩笑!

秦始皇的脸色并不怎么好看。

“叔孙通,你有什么看法?”秦始皇开始点名了。

很明显,他对所有的讨论结果都不满意。之所以问叔孙通,那是因为他一直跟着秦风。

秦风虽然年轻,但是对一些事物的理解见解新颖,和一般人的想法完全不同。

要不是因为秦风,秦始皇对这个叔孙通其实并不怎么注意。

叔孙通的学问在这些博士当中其实是垫底的。甚至他现在还不算博士,只算是待诏博士。

其实叔孙通在这群博士里面属于很透明的小透明。根本就没有存在感,没有想到秦始皇亲自问他。

叔孙通这个时候正在摸鱼,拿着笔在八行书上写着自己去过的书阁,正在筛选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大朝会对于他来说可有可无,反正轮不到他说话,他说话也没有分量,倒不如给自己这个所谓的师祖办事办漂亮一些。

现在他心里再明白不过了,跟着秦风有肉吃,离开秦风就是一个小透明。

秦始皇点名问他,这出乎叔孙通的预料之外,旋即他就明白了秦始皇的意思。那是因为秦风!

也就是说秦始皇对所有人讨论的问题都不满意。他是想听听秦风是不是对吴越之地治理是什么想法。

叔孙通何等圆滑,想通这些之后,整理了衣衫越众而出,向秦始皇施礼:“陛下,我叔孙通才疏学浅。对于治理这些化外之民感到力不从心,

不过我师祖也就是廷尉大人秦风和我讲过一些对岭南之地的哪些吴越之民想法。

我师祖说,岭南那些人,和咱们同根同源,虽然礼法上和咱们差异很大,当时其中的内涵差距不大。

移风易俗不是最紧要的事情,主要是让那里的普通百姓如何生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廉耻。

他认为岭南之地太荒芜,首先要解决的是人民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他们的温饱,然后才能教习礼仪。

所以我认为首先是富民。这次官员的主要侧重点应该是农家和墨家。

作为地方长官,首先要精通这两门。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土地种植什么样的粮食会高产。也可以因地制宜研究什么样的工具。

总之以大力开发岭南为主,民以食为天。人们都吃饱喝足。整个攻占下来的区域自然就会安静下来。

而且岭南气候温润,开发好了,比关中乃至整个山东六国更适合种庄稼。

我师祖有过预测,那些地带开发好了,产出的粮食足够全天下人吃两年!”

秦始皇一听,禁不住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