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重生之景泰大帝 > 第431章 隐太子的线索又冒出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1章 隐太子的线索又冒出来了

这年头三国演义已经有了,只不过流传还不是太广,只是在江南一带少量传播,不过锦衣卫监视天下,手里早就有三国演义的手抄本,锦衣卫指挥使卢忠也很喜欢看。

舒良有次去锦衣卫,偶然间在卢忠的书案上发现了这本书,随意翻看了几下,感觉很有意思,也就拿回来看了,结果就是一发不可收拾。

东厂的舒公公都那么爱看,底下人自然也要看看,看完了和舒公公搭话都能多一个话题嘛!

三国演义不愧是后世的四大名着,瞬间就在东厂番子和文吏之间流传开来,有段时间东厂的人里面,只要是识字的,几乎人手一本,不得不承认三国演义的巨大魅力。

当然,也和这年头没什么娱乐活动有关。

很快,在大家的讨论中,关羽关云长很快便脱颖而出,许多人都对这位忠义无双的关二爷敬仰无比,舒良也不例外。

毕竟关羽的忠义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从赵宋的时候就开始被历代君王所推崇,而他们这群宦官能够得到皇帝宠信的基础之一就是忠义,只要对皇帝忠义,即便犯下再大的错误都有可能逃过一劫,所以舒良对关二爷也是极为推崇。

他现在甚至都在考虑,要不要把关二爷供在东厂大堂,每日敬香礼拜,祈求他老人家能够保佑自己顺风顺水,大吉大利。

今天听魏燕将自己比作关二爷,舒良自然是心怀大畅。

魏燕趁机道:“舒公公,其实属下这里还有一个消息,您可能也会感兴趣。”

舒良心情大好,问道:“什么消息?你说。”

魏燕凑近了舒良,低声道:“舒公公,之前属下不是在齐侠的府门口安排了人手吗?他们前几日回来说,有一个从来没有出现在齐侠关系网中的人出现在了齐府门口,见齐府大门紧闭贴着封条,还找他们打听了一下,他们为了不引起怀疑,就将市面上的传言告诉了他,那个人也没多说什么,直接转身就离开了。”

“哦?”舒良突然感觉自己和魏燕的关系又引发了意外惊喜,连忙问道:“那个人是什么人?你们查清了吗?”

魏燕笑着点点头:“今日刚刚查清楚,那个人姓黄,是云南的一个商贾,入京是来销售一些特产的,在京师商贾圈子里倒是有点名声,据说和云南沐家有点关系。”

“和黔南王沐家有关系?”舒良略微皱了皱眉头,问道:“人呢?有没有抓到?”

魏燕摇摇头,回答道:“没有,属下担心给公公惹麻烦,如今只是让人跟着,并没有下令抓人。”

魏燕这一提醒,舒良立刻就知道了他的意思,这个黄姓商人很有可能就是沐家的人,那的确不能轻易抓捕。

云南沐家在大明的地位可是有些特殊的,第一代黔南王沐英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收下的义子,是他们看着长大的,亲近程度比一些后来出生的亲儿子都高,洪武十四年随丽江王傅友德和凉国公蓝玉出征云南,之后就一直在云南镇守。

沐英死的时候不过四十八岁,那会儿朱元璋还没有死,得知沐英死讯的时候,朱元璋倍感痛惜,追封沐英为黔南王,以王礼下葬,出殡之时百官送柩,从此之后沐氏子孙世代为大明镇守云南。

太宗朱棣靖难成功之后,为了安抚沐家,特意将当时沐家家主沐晟进爵至黔国公,成为如今大明有数的公爵,到如今已经第三代黔国公沐琮了,不过因为沐琮今年才两岁,所以现在的沐府是他的兄长沐璘在掌管。

因为沐家世代镇守云南,发展到今天,整个沐家已经是不折不扣的云南王,即便是朝廷也要小心对待。

如果这个姓黄的商人真的和沐家有什么关系,那他们东厂还真不好直接动手。

“那你对此人是个什么想法?”舒良反问道。

魏燕回答道:“属下的想法是,此人既然来找齐侠,那他必然是和齐侠有什么关系,如今隐太子之时已经断了线索,锦衣卫卢大人那面也不如前些日子那么积极了,就连埋伏在齐府的探子都撤了,好在属下留下了两个人,这才抓到了黄姓商贾这条线,但是他的身份特殊,所以属下打算派一队番子去跟踪他,不管走到哪里都要盯着。”

“那这队人岂不是暂时废掉了?咱们东厂人手本就不多啊。”舒良不悦道。

魏燕却是笑着道:“公公,说实话,属下有种感觉,这个黄姓商人就是咱们要找的人,只要派人盯着他,早晚会有所收获。”

然后话题一转:“再说了,人手不足了,公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向陛下请旨,再招一些人马进来了。”

对啊!

舒良也不傻,立刻就反应了过来。

东厂的人手其实一直不多,和同为皇帝耳目的锦衣卫没办法相比,毕竟宦官掌权的后果刚过去没多久,朝廷对他们这些宫里的人一直严防死守,舒良想要增加人手都不可能。

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只要把黄姓商人和隐太子牵扯到一起,那理由可就足够了,内阁为了朝廷稳定和自己的权力,也会点头同意的,内阁都同意了,其他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同意?还有什么资格不同意?真当内阁的那些老臣是吃素的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