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商业帝国 > 第173章 发行粮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准备黄河一开化,先将永平自己的煤矿里,优质的无烟煤,沿着黄河转运河。然后直达北京或者山东,供应商行这两地蜂窝煤的厂子。

现在的四海商行,由于销量和产能的扩大,西山煤矿已经不能满足供应了。尤其是山东,更是货源短缺到了极限。

将山西的煤运过去,已经是必须。

将煤炭在这两地卸下之后,船队南下,装上粮食北归。这样一来,提高了运力,压下了运费,一举多得。

南方的粮食非常充足,自己不必担心粮票无粮兑换。

小冰河期,造成了北方干旱寒冷,北方粮食大面积歉收。现在一担(石)麦子已经达到了一两五,这还是在吕建地瓜大丰收冲击下的价格。

按照历史,这个时期,北方的麦子,一担已经达到了二两多。到崇祯五年,竟然达到了五两的地步,那还有价无市呢。

而随着北方干旱寒冷,南方却少有的风调雨顺。没有了洪涝。

现在,南方的粮食价格,已经降到了稻谷五钱银子,而糙米更降到了三钱,而且还非常滞销。据历史记载,天启六年,单单湖广,就积压了两千万担的粮食,造成了严重的谷贱伤农。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现象,那就是,大明施行海禁,最大能降低成本的海运,被禁掉了。

而走运河,本来大宗商品利润就低,北上粮船多了,都要放空回南方,不划算。

如果吕建到南方,低价收购粮食再运送回来,抵扣计价约十五文的粮票,那么就等于,将一文钱掰成一半之后,又掰成了一半花了。

也就是说,朱由检给他的五万银子,硬是让他当成了二十万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