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商业帝国 > 第536章 国中有故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卢象升不由老脸一红。

其实将吕建贬到东江镇之后,崇祯就肆无忌惮的,开始对吕建的产业下手了。

原先承诺给吕建官督商办推行地瓜耕作,安置那些流民,是按照他士绅的身份,那些商行购买的土地,和租种那些土地的流民,是不需要缴纳赋税和承担徭役的。

但现在由于种种的原因,朝廷财政收不上去了,崇祯就反悔了,开始向他们征收租税,以及要求他们承担徭役。

这还不算,因为在崇祯以及其他官员看来,那些百姓已经多年没有缴纳赋税,而且由于商业运作,他们个个家中家财颇丰,所以缴纳的捐税要比别人高许多。

同时又把别处收不上来的赋税,都加到了他们的身上。

还有就是那些贪官酷吏,被放开了手脚,他们怎么能够放过这些,能敲出油水的人家呢?为此盘剥敲诈更甚。

原先是小富之家,转眼破产,无数的垦民被逼流亡。

这事之所以卢象升感到羞愧,是因为他是山西巡抚,就管着山陕两地民政,结果皇帝压下来,他不敢相抗,只能执行。然后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结果他这个山西巡抚,虽然有监管各地官吏职权,结果他才发现,老虎被放出去了,再想收回笼子就难了。

同时,参与这场对吕建家财抢夺的官员酷吏太多了,竟然形成了法不责众的局面。

所以才出现了山西陕西,突然爆发的流民遍地。

正如吕建所说,那可是一批心怀着家破人亡巨大怨恨,而且还是经过军事训练的流民啊。如果事态再延续下去,绝对是一场恐怖的大暴动。到时候在座的其中三个人,绝对罪责难逃。

卢象升不是不想问计吕建,怎奈自己在这件事中,多多少少是有责任的,所以他就羞于启齿。

而这一次吕建在信中虽然没有提及这事,但却让他的老丈人过来挑明了,但依旧毫无怨言,想要继续为朝廷出力,接纳这批流民。

卢象升是从心里佩服,虽然遭遇不公,这个好朋友侯爷忠君爱国的。

现在忠君是不一定了,但爱国他还是承担着的。

那么自己要不要放行,而自己是不是要执行吕建,给自己信中交代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