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洪武大帝?本太子的傀儡而已! > 第189章 老头子在发神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此一来,这大明的江山就不稳固了。”

朱元璋翻着白眼,哼了哼。

朱标又让刘伯温给朱元璋道歉。

刘伯温乖乖照做。

这下,朱元璋的气才算顺了下来。

“此事就暂且不论了吧。”朱标道。

他知道朱元璋的面子还没能下来,夏原吉的事切不可再来,否则后患无穷。

询问的眼神落在了朱元璋身上。

朱标保住了他的面子,这会儿的他自然是高兴的。

便没再说什么,挥了挥手,让大家退朝。

下朝往外走的路上,朱标听到大臣们正因夏原吉的事在商量。

朱标听了些许,回了太子府。

先处理了一些之前没有处理完的奏折,再陪朱雄英玩了一会儿,朱标又回了书房看书去了。

看书的他,惊奇的发现,古人制作弹药的手艺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老头子打元残留部队时,用了不少。

可是,自此,弹药就没再精益求精过。

相反,隔壁的倭国将弹药用在火铳里,用来揍大明,效果十分的好呢。

他倒要好好的研究研究,把这火铳给提前做出来。

制作弹药的材料不复杂,硫磺、硝石、木炭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起来,就可以做出来。

朱标命人将这些材料买了回来,又买了引线。

买回来后,堆放在后院空旷的地方。

他按照书中所说的配比,配出了炸药。

然后,点燃引线。

随着引线烧尽,巨大的砰的一声,自后院传开。

太子府内的众多宫人都被吓到了,连忙找地方躲。

而作为始作俑者的朱标却一脸嫌弃的撇撇唇:“就这?还真是不行啊。”

听到动静的常氏慌慌张张的跑来。

在看到对着空旷院子中乌黑一片叉腰嫌弃的朱标后,愣了一下,这才走过去。

“太子刚刚做了什么?”

她的声音还带着颤抖。

朱标回眸看来:“没什么啊。”

“那这……”

“哦,只是随便炸一炸,这威力还很一般。”

常氏:“这是炸药?”

在太子府内配置炸药,若是这数量过多,别说太子府了,邻居也要跟着遭殃。

太子在想什么?

思虑了片刻,常氏一脸严肃的道:“太子要为江山社稷做出努力,身为女子,本应是赞同且荣耀的,可太子还需考虑太子府内的……”

朱标怎会不知常氏的担心。

此事他早已做好了准备。

“你且放心,现在的炸药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无需再通过加量来获得威力,自然,会爆炸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

“那太子所为是……”

“做火铳。”

火铳是由三个大的部分组成的。

一个是硫磺等炸药,另外是炸药外面的钢材,把炸药做成小钢珠的模样,最后就是火铳这个零件了。

这三方面,缺一不可。

他虽对弹药有所了解,想要做成火铳,还得一步一步的实验。

毕竟现在的生产技术有限,他可不能凭借着记忆,一下子就做好。

常氏理解了。

微笑着欠身,她道:“太子安心研究,内院臣妾自会打理好。”

说罢,她转身离开。

刚刚这爆炸,太子府内伺候的众人是不知原因的。

需要进行安抚。

朱标知道,这些事常氏会处理好,也就专心的继续研究。

第一次试炸是成功的,可是,弹药的数量很多。

朱标第二次直接减少了一半的用量。

砰的一声,也还是炸了,只是威力只有刚刚的四分之一。

朱标再减少一半,爆炸的威力就只有八分之一了。

经过实验,朱标明白,弹药的数量和爆炸的威力是根据用量的平方来减少的。

朱标把实验数据写好。

第二天他写了请假的奏折,去了军部。

在应天府的军部有他想要的东西。

“弹药一直都有,只是存量不多。”军部尚书于谦带着朱标朝着军需库走。

朱标:“那可有什么新型的武器?”

“新型的武器?额,没有。”

“可在研究?”

于谦一脸的无奈:“这……暂时也不涉及打仗,而且,应天府如今最是安全,也就……”

在这里没有研究。

“其他地方呢?”朱标继续问。

他说这个话的时候,脸色已经不太好了。

于谦:“只是士兵们在训练,武器类也就……”

他没有说完的话,朱标知道意思。

他有些无奈的叹息一声。

“别说是新武器了,旧的火炮也是不大行的,需要精益求精。虽说如今国内上下一片安详,可你又怎会知道,外敌不会来犯呢?”

“鞑靼如今虽未有动作,却不代表将来。还有东面的倭国,若非是唐胜宗带着军队前去镇压,沿海一带怎会有繁荣景象?”

“于叔叔,你是跟着父亲打过天下的,知道这天下来之不易。纵已得了安生,也得想想日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