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明朝,国公做了三百年 > 第342章 请出示邀请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形形色色的人高志云见得多了,一个骄纵的小丫鬟而已,高志云还没有放在心上。

“无妨,除了我家夫人,好久都没人骂过我了。秋月姑娘心直口快,必定能帮助这位小姐解决不少烦恼。”

人有时候不得不相信性格互补这一说法,性格谨慎小心的人适合当财务,性格大胆思维开阔的人适合当老板,这样的组合可以帮助一个公司快速成长。

“小女王冰玉,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在下姓云。刚刚听秋月姑娘说王姑娘是来参加采薇阁舞者选拔的,在下祝王姑娘能拔得头筹。”

“多谢云公子。”

高志云早就注意到王冰玉的身后跟着八名护卫,护卫后面还有一位拄着拐杖的七八十岁老人。

老人一身灰色长袍,看上去儒雅非常,在琅琊王氏的地位必定不低。

“在下还有事情要办,就先走了,若是有缘的话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云公子慢走。”

王冰玉不愧为大世家培养出来的,就连作揖这么简单的动作都做得优雅到位,不过在高志云的心中还是王诗晴更加优雅几分。

“主子,何必和她们客气呢?琅琊王氏没落已久,早已经不复当年的荣耀。”

待离开之后,刘策忿忿不平地说道。

“被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丫鬟说几句而已,何必如此动气呢?叫人跟着他们,别生出什么乱子来。”

刘策也注意到那八名护卫的实力不弱,于是派出了最好的探子盯着他们。

高志云无奈地摇摇头,看来此次舞者选拔也并不会太太平了。

“族长,冰玉见此人气度不凡,不过云姓之人甚少,不知此人是何来历?”

此时的王冰玉没有急着进入采薇阁,反而来到老者身旁询问起来。

老者早就听到了高志云和王冰玉的谈话,皱了皱眉头,略一思索后开口说道:“云氏宗族缘于隋唐两朝,云家最有名望是云从龙,至元朝十六年间为北元朝廷征召,先后授予宣武将军湖广邕州安抚使、怀远大将军,后因功勋卓着晋授昭勇大将军,死后追加一品官职。可是自从北元被灭以后,云家众人散落各地,传闻大部分居于陕西和广东。不过云氏毕竟是前朝的贵族,如此堂而皇之地出现在金陵城,有些不太寻常。”

秋月闻言开口说道:“族长,我看此人衣着华丽,或许只是来金陵做生意的。”

族长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冰玉,此次是我琅琊王氏重新崛起的机会,你务必一举拿下此次选拔的头筹,如果能嫁一个位高权重之人,那么我琅琊王氏也算在朝中有了一些根基。”

作为琅琊王氏的希望,家族对王冰玉的培养可谓倾尽全力,王冰玉这三个月来日夜苦练,舞技早已经冠绝山东一省。

王冰玉深知自己只是家族崛起的一颗棋子,既然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期盼找一个疼爱自己的夫君。

自东晋至隋唐,琅琊王氏则伴随着门阀士族制度逐渐由高峰到消亡;但是到了科考制度完全取代门阀制度之后的宋代,琅琊王氏凭借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重新回到了主流政坛,可是经过大明和北元这二十年的征战,淮西集团已经成了大明朝最大的集团,琅琊王氏虽然今非昔比,但是历代以来经济基础和世代教育习惯从来未曾动摇过。

经历过巅峰的氏族总是不甘没落,琅琊王氏这几年野心十足,开始四处走动,试图找回当日的荣光。

“族长,听闻家族中有一位族叔如今在朝中担任刑部尚书,不知可否走动一二?”

族长捋着长长的胡须,叹了一口气说道:“我琅琊王氏出过一百多名宰相、三十六名皇后,可明朝开国功臣中姓王的只有王志一人,而王志乃安徽凤阳人,和我琅琊王氏并无关联。如今朝中能指望得上的恐怕就只有刑部尚书王敬之一人了。”

想到此等局面,族长心中涌出一丝悲痛之情。

“族长,我们先进去看一看吧!”

族长默默地点点头,岂料众人刚要进入就被拦了下来。

“请诸位出示老板的邀请信件,否则不能进入。”

采薇阁如今是金陵城第一舞台,加之上次马世友在迎春楼闹事和高志云被当街刺杀,高志云的侍卫更是不敢放松。

正在采薇阁执勤的是王寿,刚刚几人的对话他自然是听见了,就算是几人有邀请信件,王寿也没打算那么痛快地放他们过去。

王冰玉走上前盈盈施礼说道:“这位大哥,我是来参加采薇阁舞者选拔的,想提前进去观摩一下,还请大哥通融一二。”

说着,秋月从袖中拿出一袋银子递到王冰玉的手中,一眼望去足足有二十两。

“王姑娘,银子就不必了,我可不想为了一点银子丢了差事。”

国公府对于侍卫可从来都不吝啬,不但每个月的月钱准时发放,逢年过节都有红包,就连高志云随手赏赐的银子都不少。

上一次紫云医馆的十五名侍卫不仅得到了朱元璋赏赐的五百两银子,高志云不仅亲自探望,还给了每个人三百两银子的赏赐。

王冰玉显然没有料到这样的结果,一时间竟然愣住了,幸好族长是见过大世面的,笑着走上前说道:“这位小兄弟,我等远道而来,小小意思不成敬意,待日后有机会必有重报。”

王寿微微一笑,开口问道:“这位老人家,你知道我这份差事一年能得多少银两吗?”

族长没想到王寿竟然会如此问,稍加思索后回答道:“按照老夫的推测,小兄弟这份差事一年能得五十两。”

王寿笑而不语,一旁的侍卫再也看不下去了,开口说道:“这位老人家,你也太小瞧我们王大人了吧!王大人可是正四品的金吾卫中郎将,朝廷每年的俸禄都有两百两银子了,更别提我们家主子给的月钱和赏赐了。”

侍卫的这些话着实把族长和王冰玉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