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摆脱了琉璃这个大麻烦之后,最近这些时期,易林过得还算安逸。

他一有空就溜上重门楼的屋顶喝茶晒太阳。

八月的长安,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到处都是宁静祥和的景象。

重门楼里来自五湖四海的考生要么躲在房里加紧读书,要么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相互切磋,以求万无一失。

无论是埋头苦读还是聚众哇宠,易林却是懒得参与,觉得一点意思都没有,还不如抽时间到楼顶晒晒太阳,喝喝茶,喂喂鸽子。

说到喂鸽子,这些时日,全长安城的鸽子都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就是喜欢到重门楼的楼顶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一个傻子在喂食。

这重门楼上空鸽子越多,天上掉下来的粪便也越多,经常滴落在行人的头顶上,搞得怨声载道。但鸽子在天上飞,谁也管不着,所以众人也无可奈何,只能仰天长骂。

易林暗里了解过,所有参加考试的书生才子中,但凡有点名气的,都已经被京城里的达官贵族笼络了去,其中尤为甚者则是太子党派和寿王党派。

这次的进士三甲热门人选,已经全部被两派瓜分,收为门客。其实这也无可厚非,这些人将来一旦被任用,在三省六部中,总能谋个一官半职,也算是可以增添羽翼,培植势力。

自从太子对易林表示爱才之心后,京城里的达官贵族都不敢来拉拢他,除了寿王暗地里派人探过口风,至始至终没有人登门拜访。

易林自然不想掺和到太子和寿王的争斗中去,这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如果冒然掺和,很容易便惹火上身。但不讨好一下太子党派吧,这翰林院的藏书阁还不好进。所以他准备先迎合一下太子,在翰林院谋个一官半职再说,至于以后该何去何从再另做打算。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三合楼的盛宴之后,太子再也没有派人来找过易林,弄得易林想要阿谀奉承一下都没有机会。

易林心想,十有八九是琉璃那妖女从中作梗,搞的鬼。

不过这样也好,易林落得清闲。他就喜欢这样懒散的日子,潇洒惬意,什么宏图大业,济世救民,在历史的长河,都是过眼云烟,无论是嬴秦刘汉,最后还不是一样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村夫野老,散坐瓜棚李下,笑谈秦汉遗事,什么阿房宫,什么乌江边,什么破釜沉舟,什么徐福问仙,什么火烧赤壁……说得天花乱坠,神怪迷离,其实是半真半假,若有若无,到头来都是过眼云烟,只识其趣,不知其实。

人啊,一代又一代,却总是善忘的,也只有贤者着书立说还能偶尔记上一笔。这也是为什么易林喜欢看书的原因之一吧。

科举考试越来越近,长安城似乎也渐渐热闹了起来,因为除了书生学子们开始蠢蠢欲试,还有很多江湖人士也渐渐到达京城,准备参加南河郡主的比武招亲。

说到南河郡主李念姒,就不得不说到蜀地的郡王李致,他是王爷,也是皇上的心腹,分封到蜀地,镇守蜀地已有三十余年。

蜀地之重,自古以来都是众所周知的,可以说整个国家的命脉,后方的保障,大唐军队的军草粮饷,几乎有一半是来自天府之国——蜀地。

李致年事已高,而膝下无子,只有一个女儿,也就是南河郡主李念姒,所以她的夫君,将会成为蜀地新的郡王,可想而知这次比武招亲的重要性。

之所以突然要举行比武招亲,而且还是在京城长安,这一切得从突厥王向大唐提亲说起。

突厥为了稳住与大唐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联姻,而且指名道姓要娶南河郡主。

按理说突厥的王子配大唐的郡主公主都没有问题,如果是个清闲无职的郡主或者公主也就罢了,但南河郡主却是万万不可。

依据大唐律例,蜀地郡王李致膝下无儿,那么他女儿的驸马以赘婿身份便可继任郡王,以求延续。

突厥的王子屈身提亲南河郡主,自然是觊觎蜀地肥沃,想要收归己用,但大唐也不是傻子,当然不会答应。

虽说不会答应,但却也不能直接拒绝,毕竟要顾及大唐的大国风范以及邦国突厥的颜面,否则惹起战事就不好了,所以便有了这场比武招亲。

皇上心想,我大唐藏龙卧虎,还怕你们这些外邦人在眼皮底下把南河郡主抢了去么。

设比武擂台来难住突厥王子的主意是寿王提出来的。他的目的一是向皇上邀功,借此来打击太子近来的嚣张气焰,二是心里另外打着如意算盘,想让自己的人赢下擂台,得到蜀地势力的支持,为自己争夺皇位增添筹码,毕竟说到江湖实力,寿王党派要远胜于太子党派。

其实就算寿王不提出来,皇上本来也是想这样做。

这些年蜀郡王李致渐渐年老,越来越偏安,即使吐蕃屡屡侵扰陇蜀边境,也依然处处忍让,即使皇上要出兵讨伐,李致反而处处阻止,惹得皇上对他颇为失望。于是皇上便想借着此次南河郡主比武招亲更换蜀地郡王,顺便打压一下突厥吐蕃等边境诸国。总而言之,皇上此次是下定决心要以招婿为名给蜀地找一名猛将,为后面征战吐蕃做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