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晚清古董之墓靴风云 > 第16章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清朝的时候青铜器在收藏圈里是重器,很多大藏家都以手里有件好的青铜器做为炫耀资本。

这个事被那个大户人家知道了,那个大户人家姓黄,咱就叫黄大户吧。

黄大户五十多岁,这时他两个儿子都已经二十多岁了,也在衙门里有些差事,黄大户酷爱古董,而且很精通如何鉴别青铜器。

六爷的父亲得到鼎后,就请黄大户来家中帮着鉴别这个鼎上的文字。

黄大户认出这个鼎是西周之物,周武王的后代封地于此,为了一次祭祀而制作的鼎,鼎上铭文就是记录这次祭祀之事。

鼎在古代被视为立国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鼎又是旌功记绩的礼器。

史载周代的国君或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鼎上刻下铭文,以旌表功绩,用来记载盛况。这个黄大户确实是个行家,他懂货。

黄大户对六爷的父亲说,这里肯定有大墓,不仅仅只有一个鼎出现,还有其他宝贝,就约六爷的父亲一起找墓,约定找到之后东西二人平分,六爷的父亲同意了。

这个黄大户精通风水,不久在捡到鼎不远的地方,真的找到了墓葬主室,里面不仅找到了几个更加精美的青铜器,还找到了很多玉器和玛瑙珠串。

黄大户和六爷父亲都非常高兴,两人到家就平分了宝贝。

本来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各人都得到了东西,可是黄大户的两个儿子不干了,他们认为是自己的父亲找到的墓葬,应该多拿。

黄大户阻止儿子向六爷父亲再讨要东西,这个黄大户还是很明事理。

但是他两个儿子还是找到六爷父亲索要拿走的东西,六爷父亲不同意,几次吵闹后,两家矛盾越来越深。

这时黄大户突发疾病去世,他两个儿子因为没有了父亲的束缚,更加有恃无恐的经常来六爷家闹,一次动了手,六爷的父亲受了伤,卧床不起。

六爷家人也没有告官,毕竟牵扯青铜器墓葬的事,告官了一查起来,挖坟掘墓也是重罪。

而且那两个人本来就是官府中人,告也没用。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那二人带着几个强盗闯进了六爷的家,他父亲还生病没好,起来反抗,惨被杀害,抢走了宝贝,还拿走了祖上传下的字画古董。

那天,六爷出外办事躲过一劫,回家后,他母亲因为伤心和惊吓成疾,不久也悲愤而死,六爷一下子成了孤儿。

他怕贼人再回来报复,就躲到很远的大山里自己习武强身,打算报仇。

他在山里盖个茅草屋住了两年,每天刻苦锻炼身体,也每天练习跟他祖父学的那点三拳两脚武术,他在山里靠射猎生存。

六爷离家的时候是带着些钱的,也时常偷偷溜下山买些盐和日用之物,连带着打探黄大户家的消息,他是想快快长大报仇。

两年后他已经成了大小伙子,身体也更健壮了。

一个除夕之夜,他下了山,来到了黄大户的家里,一大家子人在聚餐,六爷出其不意闯进去先杀死了黄家老大。

正准备杀死老二的时候,老二的一个叔叔从背后偷袭打掉了六爷手里的刀,六爷赤手空拳,对方人多势众,不幸被擒,黄家老二就要把六爷送官处死。

六爷后来和黑炭说,那时候他也是十八岁,以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很行,其实真的靠一点勇气去报仇,几乎就是送命。

他也没有实战经验,也没想更巧妙的方法动脑子逐个击杀,以为除夕人凑齐好一网打尽,结果只杀掉一人,自己还是被擒差点送命。

六爷后来很能打,他的功夫那是在后来江湖上多少次遇到危险,多少次死战中炼成的杀人技。

古董也一样,没有实践,一切纸上谈兵都是徒劳只会上当受骗。

黄二并没有在家里直接杀死六爷,而是把六爷捆在了后院的马厩里,准备第二天送官处理,夜里安排了人看守。

六爷认为必死无疑的时候,在后半夜,铁蛋出现了,六爷上山之前,就让铁蛋和他老妈在六爷的家里住,铁蛋家穷,只有一个母亲。

铁蛋母亲一年前已经病死了,就剩下铁蛋一人,黄大户的家离六爷的家不远,里面发生杀人这样的事,小镇上的人很快就传开了,议论纷纷,也有邻居来看热闹。

因为黄大被杀,停尸家中,家人忙着准备出葬之事,都很晚才睡。

铁蛋后半夜趁大伙儿散去,黄家人熟睡之际,跳墙进去,找到六爷被关的地方。看守因为怕冷已经进屋睡觉,马厩只剩六爷一人。

铁蛋解开了六爷的绳索,递给他一把长刀,他自己拿着一个匕首,二人悄悄进了房间,合力杀死了老二和他的叔叔。

老二的叔叔原来做过土匪,为害乡里,传闻就是他找来土匪杀了六爷的父亲。

六爷和铁蛋没有动黄家的女人和孩子,杀完人跳墙出去,跑了。

二人离开小镇,感觉在一起目标太大,容易被抓,谁也跑不了。

铁蛋说他有个远房亲戚在广西当兵,他要去投奔。

六爷决定北上京师学点手艺糊口,人多的地方可能更安全,生存下去的机会大。

二人互道珍重,抱头相拥之后分开,洒泪而别,从此各自亡命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