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当时在朝堂之中,有人就曾用变法会败坏社会风气,来批判他!

毕竟天天提防着自己的邻居,这样邻里乡亲的感情很难上去。

他们心中总是会存在着一种隔阂。

你今天跟他问好,私下里也有可能是盯着他有没有犯事。

想着怎样举报他,就算你不这样想,对面的人也会防着你。

久而久之,人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奸猾。

没变法之前,所有人都认为这样下去,人性最丑陋的一面将会暴露出来。

可是商鞅却直接明了的告诉朝中大臣。

他这样变法的目的就是要:人人奸猾。

商鞅的想法很简单,表彰良民会对国家不利;

只有奸民才能更好的弱民。

最终达到利国的目的!

邻里越疏远、冷漠,监督和检举的时候就越没心理负担。

连坐制度就执行得越彻底。

将那些作奸犯科,甚至是对国家有害的事情。

提前扼杀在摇篮之中。

道理是:邻里关系融合了,就容易互相包庇,隔壁大妈帮你介绍对象,隔壁二叔帮你带孩子,堪称模仿邻居,你与人家相互恩惠,又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心中还好意思去举报人家?

奸民治国,才是富国强兵之道—商鞅。

胡亥悠然说道:“简单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某个地方有一个大儒,手底下带着一帮学生,大儒在讲课的时候发现有的学生在下面捣乱,不停的说悄悄话,影响纪律。”

“可当时大儒正好背对着学生,没有发现是谁,于是就生气的让犯错误的同学主动站出来承认,否则所有人都要受罚。”

“可能其他同学也只听见声音,并不知道是谁捣蛋。无奈大儒有权利管教他们,最后他们也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乖乖受罚。”

“这个大儒的做法可以称为“连坐惩罚”大儒这样做本来目的,可能是想通过这样的惩罚方式告诉犯错误的学生,以后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不然,你一个人犯错会让所有的同学陪着你一起受罚。”

“但是大儒也许忽略了一个事实,这个犯错的学生会在乎其他同学吗?或者其他同学又没有犯错误,凭什么要和这个学生一起承担这种惩罚?”

当大儒做出这个决定的时候,他并没有真正地去考虑到这样的“连坐惩罚”是一个不适用的决定。

“连坐制度”执行的对象不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陌生人,而是应该作用在一家人或者是一个真正的有利益相关的“团体”。

连坐可以起到很好的督促和预防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

可人都是自私的。

督促的前提是怕别人牵连到自己。

所以为了自己的权益,他们才会阻止别人。

可以说其中有一些迫不得已的意思。

这要是放成年人的世界里,尤其是在这个时代认知短缺的百姓意识中。

从学生延伸到百姓,最后将会导致一个胡亥作为帝王最不想看到的结果:

被无辜惩罚的百姓们开始痛恨、讨厌这个居住地,讨厌掌权者,讨厌大秦!

甚至认为如果他们不是大秦的一份子或许就可以不被连坐处罚;

而那些犯罪的也会埋怨大秦。

因为这个连坐惩罚,他犯的惩罚本来不大。

但是因为连坐他受罚出来之后,却成为了所有邻居的众矢之地。

不仅被孤立,还成天处于他们的冷眼相待当中,毕竟是你“连累”了他们。

本来他想出来之后好好做人重新开始。可外界对他的影响只会使他的情绪越来越差,甚至走上更严重的犯罪道路。

李斯感觉出自家陛下胡亥是想表达“连坐惩罚”的方式,并不能对百姓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效果和影响。

反而会让百姓对邻居以及大秦产生一种敌意和厌恶的情绪。

李斯心中有些苦苦闷,为什么要用这个来举例。

想当年他求学时,那可是天不亮就起床。

跑了二十多里路,只为在老师讲课的学堂里面,有个一席之地。

那些大儒的态度都非常的高傲,教学时的?辞从未稍有委婉。

那时候的自己还是一个普通百姓,陪侍在老师左右,低?侧?向他请教;

无缘无故遭到老师的训斥也是时有发生。

这个时候自己非但不能有丝毫的生气。

态度也必须更加恭敬。

礼序更为周到。

不敢说一句话去顶嘴。

否则在这个求学之路极为匮乏的地方。

想要获取知识就是难如登天。

像这种在课堂之上,犯错误而不承认的情况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自己哪能有胡亥身为皇子的教学条件。

不仅是一对一单独教学。

而且在胡亥犯错误的时候,赵高不仅不给予批评,还给予鼓励。

“那不知陛下想要如何改正目前的连坐制度?”

胡亥道:“连坐制度当然要继续执行下去,只是对其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简单修改即可。”

“就比如这些什伍的邻居,他们有可能在邻座制度的影响下互相监督互相警惕,可是有的邻里关系不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