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军事 > 无尽侵蚀 > 第四十八章 流民到来,州城见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十八章 流民到来,州城见闻

几个好奇心特别强烈的灾民立刻捡起了不知道是哪个行人不小心掉落的传单,偷眼一看,上面是几个小人画像,大脑袋,大官帽,肥硕的身子,对面是一堆的瘦的骨头都在外面的升斗小民,满脸凄苦。

还有的是许多骑在马上的有着金毛鼠尾的八旗兵,挥舞着钢刀将一堆满地逃窜的百姓砍掉了脑袋,最高处还有个穿着黄袍的麻子脸的矮胖矮胖的人在哈哈大笑。

这些灾民虽说大部分不识字,但是这些从现代找出来的清朝官员反讽画出乎意料的容易懂,这些灾民一眼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而且这些灾民多数都有着亲身感受,顿时对清朝官员们充满了恨意。

至于那个坐在龙椅上的黄袍矮胖麻子脸,他们都知道那是谁,但是心中的恐惧和对清朝的畏惧让他们都下意识把他忽略了过去。

但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却在他们的心中种了下去,就待时日然后生根发芽……

灾民们继续前行了十多步,这里没有了小孩到处发传单,但是却有几个大大的看台,有些是进入了耄耋之年的寿星老人,拄着拐杖,在解放军士兵的搀扶下,坐在一张张椅子上,对着下面静静地听讲的一大堆人唾沫直飞。

他们说的都是几十年前,明朝崇祯年间,满清入关掠夺十几个省市,然后大肆屠杀的事情。

这些残存的老人们都是谢强、冉令洋了解了临清州城历史后,派遣大量的士兵,花了大力气到处搜寻找出来的。

他们许多都已经无儿无女,多年孤身一人,守着个破破烂烂到处漏水的快要垮掉的鬼屋过日子。

一个瓦罐就是这些寿星老人们日常做饭煮菜的锅了。

睡觉的地方就只是在几个柱子中,找了个雨漏的不那么厉害的地方,拴上几张捡来的各色布条,结成的一张简易的床。

甚至他们自己还要自己进入深山之中,砍伐树木,然后给自己动手制作一副薄板棺材,免得死后落得个孤魂野鬼的下场。

谢强、冉令洋在现代见过一些深山老林落后村庄中,儿女到远方打工然后十几年不回去,有着类似遭遇的老人的情景,发现了这些寿星老人后,亲自将他们安顿得好好的,并且承诺了把他们的后事包在了解放军的身上,只要解放军还在,他们就永远不必担忧没人照顾。

同时,谢强和冉令洋还专门成立了敬老院和孤儿院,收留照料孤寡老人和幼童,只是孤儿院中实行的都全部是军事教育,教的都是现代的爱国拥军教育,对于清朝都是一棍子打到死,把清朝使劲掩盖的黑历史通通掺入了教育中。

这些老人一个个听完后感动不已,表示想要为解放大军做点事情。

在征询了这些老人的意见后,谢强和冉令洋派专人照料他们,然后在这些老人心情好愿意走动的时候,就搀扶着他们来到看台上,给过往的临清商民讲述临清的历史往事。

这些老人一个劲地讲,下面就有专门的人在发放资料,作出解释补充,却都是满清入关将临清州城屠杀了八十余万的历史记载,这些在《王氏东华录》中记载分明的历史,早就被清朝锲而不舍修史搞文*字*狱,弄得才几十年,这些新一代的临清人绝大部分都已经不知道这些事实了。

灾民们都是齐鲁大地山东境内的人,一个个祖辈也是那一场场大屠杀受害者,都站立在原地静静凝听沉默不语。

得到解放军指导员暗中指示的领头妇女此时也站到了一边不再说话摇旗。

那些个在人群中穿插行走解释的人,拿着一张张的单子高声历数满清的屠杀记载:

清军在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入关,蹂躏北直隶和山东地区。

崇德八年(崇祯十六年)六月,“阿巴泰凯旋,大军直抵衮州府,诛明鲁王及乐陵、阳信、东原、安邱、滋阳诸生并管理府室宗室等官数千人,计攻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王氏东华录此处有:共八十八城),归顺者六城,……俘获人民三十六万九千口”

根据档案文件记载,这次被清军屠杀的大城市就有有临清,仅仅临清一城屠杀人口就至少八十万以上。

《兵部行稿》中叙述崇祯十五年闰十一月十二日山东临清被破后的情形,说“生员存者三十八人,三行商人存者席明源、汤印、汪有全共七人,大约临民十分推之,有者未足一分。其官衙民舍,尽皆焚毁,至今余烬未灭。两河并街路,尸骸如山若颠,岂能穷数。城垛尽皆拆毁”

河边路上,尸骸堆积得已经如同山一样高了,连数都数不过来,只能统计活着还有多少人了,临清大屠杀的规模当不在后来扬州十日大屠杀之下。即便按这段字面意思说,临清也至少被屠杀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

另外崇祯十六年三月二十四日《山东东昌府推官刘有澜塘报》中说“卑职看得临清原系漕运咽喉,逆虏自蓟兼程疾驰,必欲得之为快,盘踞十六日,杀掳百姓几尽,使我无人可守;推塌城垛一空,使我无险可恃,截留在仓漕米万余,以为北向养马之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