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断头刀 > 第10章 第二节 好人好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女子闪动双眸,轻启朱唇道:

“你休要害怕。我本是河中的蚌精,那日不慎被你掳走。你虽性子顽劣,却并未破壳取珠,且带我甚厚,我也是感激的。但毕竟你阳气充盈,非我等精怪所能承受。倘或你有善心,可将我放生于此店东二里的一口古井之中,我将感激不尽。”

言罢,她便柳眉低垂,竟渐渐消逝于房中了。

强烈的惊惧过后,麻三儿的手心和后背上满是涔涔的冷汗,他知道方才所见不虚,却与想象中的神迹相差甚远,而那股混沌的勇气也早就跑到爪哇国去了。他一边慌里慌张的穿衣服,一边想,幸亏待它不薄,否则现下焉有命在呢?他不敢细往下想,穿戴齐整后就蹑手蹑脚地打开房门,来到店外的水缸边。

借着清冷的月光,可以看见河蚌就沉在缸底,依然是那样的晶莹剔透,仿佛还在微微地发着光。他不敢怠慢,急忙轻轻捞出河蚌,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而后才用一块包袱皮儿将其细细裹了,拴缚在背上。他仍记得蚌精的嘱咐,出门之后就急急向东,寻找那口古井。

此时恰是鬼呲牙的时候,路显得格外难走,好在他已走惯了夜路,心中倒不惊慌。约莫走出了两里路,只见四下荒草丛生,到处是荆棘和灌木,也看不出那古井藏在何处。他稳了稳心神,深吸了一口微微发凉的空气,使自己冷静了下来,再细加辨识,便发现端倪了。原来正值深秋时节,左近的草木已近枯萎,唯有一处灌木依旧郁郁葱葱,颇为不凡。他走上前,拨开枝桠,发现灌木丛中确有一口古井。井沿儿都是由古旧的方砖砌成,黑夜里辨不清颜色了,但方砖上苔藓斑驳,至少是前朝的古物了。他小心的探出头,从井口的边沿看下去,只感觉幽深无底,一股凉气使人鼻中刺痒,几乎要打出喷嚏来。麻三儿确信井中有水,急忙退后几步,将背上的包袱放下,取出河蚌捧于掌心,只见那蚌已双壳微启,似乎是张口预言,又似乎非常期待。麻三儿不敢怠慢,小心地将河蚌捧至井口,两手一松,使它落入了井中。耳听得水花喷溅之声,他才长出了一口气,仿佛卸下千斤重担,周身无比的轻松。在这里,我们尚需要补充一句,这口井并非普通的水井,而是下通江河湖海,乃是个了不得的去处,麻三儿在此放生,便种下莫大善因,向后必有善果回报,此是后话,当下暂且不表。

放生了河蚌,麻三儿的心头轻快了不少,却也觉若有所失。他在清凉的夜风中发了会儿呆,才慢吞吞地去拾地上的包袱皮。不想那包袱皮软塌塌的,只稍微一抖,里面竟然滚出一颗珠子。这颗珠子足有鸽蛋大小,虽然天空的星月已然隐去,它却依然熠熠生辉,好像能自己发光一样。麻三儿强忍着剧烈的心跳,小心地俯身拾起,托在掌心细看,见此珠光分五色,流光溢彩,晃得人意乱神迷,几乎就要昏睡过去了。他连忙闭上眼睛,心中却不断地祷告,一会儿是感激蚌精,一会儿又拜服于列祖列宗的庇佑,混乱了好一阵,才在一声报晓的鸡鸣中醒过盹来。

他将珠子揣在怀里,贴肤放好,弃了地上的包袱皮,撒开两脚,回了客店。待他进入店房,方才发现,由于天色尚早,一众懒鬼竟没一个起来的。他蹑手蹑脚地回了屋子,找块绵软的纱巾将珠子裹了,因其乃寒凉之物,不敢与火丸放在一处,而是将其连同书信一并放在了包袱的最底层,这才脱衣上床,将大被蒙头,睡了个回笼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