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史上第一绝境 > 第324章 没有一个好东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梁锦哂笑道:“怎么,太子怕了?”

“怕到不至于,如果只是因为图一时之快,将分出的丝绸之路再收回来,对我并没有什么好处。”梁俊手指敲打着桌面,轻声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这话,皇兄应该听过。丝绸之路若是在我手上,其实并不算是一件好事。”

梁俊不以为意,摇了摇头,问道:“太子重开丝绸之路是因为什么?”

“自然是因为沈云的珍宝斋,确切的说是因为珍宝斋的那些东西,可以给新政带来足够多的钱财支持。”

梁俊觉得有必要给这位大佬算一算自己新政需要的开销。

“所谓新政,具体实施下来,无非是改革军队、发展教育、藏富于民这三点。改革军队,势必要练兵,民间尚且有穷文富武一说,想要练兵,所费之极大,想必皇兄比我清楚的很。”

秦朝就是以武闻名,梁锦自然知道想要打造出一支战斗力强悍的军队所消耗的钱财之巨,那是一个天文数字。

“既然说到这里,那么臣弟也就简单说一下对于军队的改革。从军中制度上来说,首先从军衔上说,我想按照军师旅团营的等级来划分,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所练新军,必然要有新制度。”

梁俊说完,停顿下来,看着梁锦想听一听他的意见。

毕竟秦朝之所以强于诸国,其军队改革功不可没,自己这些想法只不过是纸上谈兵,而眼前这位确实成功案例的执行者。

因此梁俊在军队改制这一块也不敢说的太深,唯恐被梁锦耻笑。

梁锦想了想,点头道:“先生之前倒是也简单给我说过你们那个时代,世界上的军衔制度。并提出以军衔废爵位军政分离的法子,此事本王倒是想过。”

见梁锦并没有反对,梁俊心中有了底气,道:“此事日后再议也不迟,单说练新军这一块,训练场地好说,但新军供给这块就是个大头。此时乃是冷兵器时代,兵壮则军强,想要兵壮就得让他们吃饱更要吃好,肉自然不能少,一旦新军练成,这伙食的标准就不能降下来,还要全军推广。”

梁锦点头道:“以太子之标准,只怕长安城内谁也练不出这等精兵。”

梁俊正色道:“不是精兵,这还只是普通兵种。”

不等梁锦说话,梁俊接着道:“皇兄虽然看不上沈云,但沈云乃是和我来自同一时代,哪怕没当过兵,但只要上过学,多少也明白军队最粗浅的站军姿走正步的训练方法。那些训练方法虽然简单,但在炎朝却是超越时代的理念,一旦让他占了先机,纵然我前世乃是军伍出身也难说能够练出比他强多少的军队。”

在这一块上,梁俊说的倒是不假。

自己前世虽然是在刀枪火炮中混日子的人,沈云只不过是一介宅男。

但在这个冷兵器时代,自己的那些作战经验其实并不占多少优势。

别的不多说,只要沈云有足够多的钱,想要靠钱堆出一支身强体壮、纪律严明,行动听指挥的军队,他上学时候那粗浅的军训就足够了。

冷兵器时代,谁的军队强还不是看谁的士兵身体素质好?

就算自己这边全都是具备超强综合素养的老兵,但这帮老兵各个一米五,身子瘦的一阵风吹过倒一片,跑几步就窜稀,来个急行军,大军窜一路子。

沈云那边全都是没上过战场的新兵蛋子,可全都身高两米的巨汉,胳膊比常人大腿还粗,急行军五六十里完事脸不红气不喘,自己手下士兵就算有钢铁一般的战斗意志有又什么用?

人一上来捏小鸡一样,一把捏死俩老兵,一拳捶死三,躺在地上打个滚,自己一个班的士兵阵亡。

这仗都不用打,直接投降就行。

梁锦听梁俊语气有些着急,笑道:“太子不用着急,继续说下去。”

梁俊接着道:“这还只是练兵,盔甲武器也要造吧,虽然我不能造枪,但简单点甚至复杂点的火药武器还是能够弄出来点。这又是一笔开销,其次关于阵亡士卒的抚恤金制度也要跟着改,这又是一笔开销。”

“还有么?”

梁锦不急不缓,摸着桌子给梁俊要倒茶。

梁俊见他一点也不着急,气乐了,伸手拿起茶壶来,倒满两杯,道:“皇兄不方便,还是臣弟来吧。”

“军伍改制所费之巨大,本王深有感触,太子就算不说,本王也明白。”梁锦道:“所谓发展教育又需要多少花费,太子可否告知?”

梁锦苦笑道:“若说军队开销是个大头,可和教育比起来,又算不上什么。想要建立万世之国,靠着封建社会那套愚民的政策是行不通的,虽然开启民智之后的百姓更难管理,但这也是你我心理要过的一关。想当皇帝,要一世之尊,那就继续愚民,但要想万世之国,就必须开启民智,只有百姓们彻底明白,百姓们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这句话不是一句口号,新政才算有意义。”

说到这,梁锦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颤,梁俊伸手去托,心道:“老哥终究是封建社会的君王,这话是戳他的肺管子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