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节度江山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北举长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北举长矢

校尉伊长政匆匆离开任城,回到山东行营。此时粟清海手里握有营州军一、二、四、五师和吴州军一、三、四师共计七个师的兵力。留守青州、淄川的张庚屡次恳求南下参战,粟清海遂调林文胜所部吴州军第三师北返,接防淄、青两城。张庚、王重武的吴州军第一师于是南进,直至莒县西面七十里处的界湖镇、辛集镇安营扎寨。这里地势平缓,有一些浑圆起伏的丘陵,距离临沂府城仅有一百一十里。

但是张庚对这个距离全不在意,因为粟清海亲自率领五万人马,已经直接逼至临沂城西北仅有八十余里的费县县城。不过驻扎于县城之内的,只有贺经纶的吴州四师,营州军的四万官兵,则分驻于尼山各处村寨之内。

尼山山脉位于费县西面,一直绵延至曲阜地界,山势并不险峻,多有本地乡民为避兵乱而修建的坞、寨等防御性建筑。官兵们便以现有的寨堡为依托,加高加固,依山设营,从朱田镇、郑庄、张庄、临涧集直至田黄镇,互为犄角,彼此呼应。

伊长政率领着一伍骑兵,冒着雨雪一路向东,穿过田野山地相杂的尼山山脉,赶到了费县西面的郑庄。这里除了郑庄之外,还有东岭村、汪沟村、后沟村等不少村落,山上榆槐遍野,田间麦苗负雪。伊长政在两山之间的石板路上勒住坐骑,诧异问身边的伍长:“为什么,制帅会把行营设在山村里,这里哪有县城里舒适呢!”

“小的哪里知道,”身上被雨雪打得半湿不干的伍长催促道,“实在是冷,咱们赶紧进村罢。有什么不明白的,伊校尉只管去问制帅好了。”

他们沿路下了山坡,来到村寨大门口,这才瞧见许多军士正在搬砖抬石,加固土墙。几个老汉蹲在一旁,边瞧边议论。伊长政惊奇地发现,粟清海与骆承明两位制将军也和军士们一道,在抬着石块,忙碌不休。

郑庄坐北朝南,村中民居皆以土砖、石块砌垒而成,上覆茅草屋顶。伊长政顺着湿漉漉的石板路,一直来到村中最大最气派的那处屋子前,四下打量着。这座屋子堂屋大开,黑瓦覆顶,圆木立柱,柱子下面是青石打磨而成的圆形柱础。一个不到二十岁的传令兵从堂屋里出来,瞧见伊长政,忙抱拳道:“伊校尉回来了,路上用过了晌饭未?”

“没有,不饿。此处便是行营所在了?”

“是。这是村中村正之宅,东屋腾了出来给两位制帅,他们自己都挤在西屋里住着。”传令兵顺手指了指堂屋,“蔡参谋在屋里,小的要赶去临涧集,这就去了也。”

小传令兵急急忙忙地跑了,伊长政却没有急着进去,西屋那边走过来一个村姑装束的少女,微黑俏丽,十六七岁模样,手里拎着一个大陶壶,怯怯地打量他一眼,小心进了堂屋复又空手出来,小声说道:“给几位官人烧了些茶水,官人可趁热吃些。”说罢又低头进了西屋。

伊长政这才走进堂屋,四面打量,但见桌凳粗陋,屋角有一架纺车,行营参谋蔡雄文正坐在桌前涂涂写写,头也不抬说道:“是伊校尉回来了么?”

“是,方才那个小娘,可是村正家中女儿?”伊长政摘下幞头问道。

“是啊,郑庄之中,多为郑姓村民,亦有董姓崔姓者,为数甚少。方才那个,便是郑村正之幼女,名唤红莲者。”

“想是上面还有兄长?都挤在西屋,如何住的下。”

“三个哥哥都已经成家娶妇,往别屋另立门户,并不曾与村正住在一起。”蔡雄文将书信封好,又顺嘴问道,“听说曹州府城终究是丢了,杨都督想必很是震怒?”

“震怒不震怒的,杨都督总是一张黑脸,在下也瞧不出来。”伊长政从佩囊之中取出中州行台发来的文书放在桌上,又取了一只粗瓷碗,倒了些茶水慢慢饮着,“这等破旧所在,为何粟总管不将行营设于县城之内?行台那边,杨都督也是这样的脾性,好好的任城县衙不住,偏生要住在梁庄。”

“伊校尉,费县城池距临沂甚近,行营自然还是要设得远一些为好嘛。”粟清海、骆承明恰好这时进来,两位将军各自取水洗了手,粟清海才问道:“这封信,便是都督手谕么?”

“是。职下参见粟总管、骆统领。”伊长政忙躬身抱拳。

“远路辛苦,你还坐着便是。”粟清海摆摆手,自己撕开了那封信,仔细阅过,又沉吟着交与骆承明,“入冬之后,战事初息,这操练与军纪之事,的确是不可懈怠也。”

杨运鹏在信中告诉粟清海,他下令斩杀了最早一批讲武堂学生军官之一的常大振。

常大振自从讲武堂出来,先至亲卫营做了队官,后来转迁至燕州军,如今又转为吴州军军官,军阶却仍只是提尉,做着斥候营营管之职。其实论起资历军功,常大振至少也该是个团练官了,只是他平日自视甚高,出言无状,这军职便怎么也升不上去。不过常大振胆大心粗之人,只要平日里快活潇洒,有仗可打,便已心满意足,于升官之事倒不大在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