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1255再铸鼎 > 第544章 无线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锗这种金属早在19世纪就已经被发现和提纯了,但一直没发现有什么用,直到半导体效应被发现后才被重视起来。锗晶体管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大量研究和制造,直到硅晶体管的成熟才退场。它有不少缺点,比如不耐高温、不耐潮湿等等,但有一个显着优点,就是制造简单——硅需要极高的纯度才有实用价值,但是锗不需要太纯,稍微有点杂质反而能更好地发挥半导体效应,自然掺杂就形成P型,再扩散上一层锑就能制造简单的PN结甚至PNP构型三极管,不需要精密机械介入,用手工就能生产。

中国七十年代有不少小厂,从提纯到生产,几十个工人手工操作就把锗晶体管做出来了。在更早的时候,IBM是雇了一帮纺织女工来制作晶体管的。而这样的早期晶体管甚至是足以制造简单的计算机系统的,东海人并不需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只求能够做出一种粗糙简陋的检波器就够了,即使一年只能出几百个,也是个难以想象的巨大革新——这不但意味着检测灵敏度大幅提升、通信距离极大延长,还意味着发射端也可以做得更为小巧紧凑,可以普及到更基层的单位。而这无疑会带来一场战略上的革命。

高川带来的这个闪电盒子,就是内置了锗晶体的检波器模组,由电信组组织高级技工手工生产。它的灵敏度虽然比起三极管还差上许多,但也比氧化亚铜强多了,甚至足以实现上千公里的远程通信。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完全是本时空自产的,具备广阔的可能性!

所以,韶州疑似存在的锗矿资源,对于这次技术革新非常重要!

张正义深深吸了口气,然后握拳道:“我明白了,一定要将锗来源牢牢确保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