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好郎君 > 第十二章 自行车问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诵脸色也有些惨白,似这等有血性,杀气腾腾的军队,他第一次见!

“李煜率汴州团结兵参见太子殿下!”李煜滚鞍下马,拱手朝李诵一拜。

随后,韩愈、刘禹锡、石玉等人以及身后的兵士齐刷刷跪倒在尘埃。

“参见太子殿下!”声震天宇。

半晌,李诵呆在那里……

“太子殿下?”李煜见李诵等人毫无动静,直起腰走到他跟前,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

李诵这才回过神来,“免……”

直到这个时候,李淳背后的一百零八人才单膝跪地,“恭迎郎君!”

“自己家兄弟,不用那么客气,都起来!起来。高顺,入驻营地之后,将这一百零八名兄弟编入军伍之中,单独为一队,你暂时作为队长。”

一切都安排好之后,李煜随同李诵等人进了中军帐,看着账内的摆设,李煜满意地点点头,太子殿下看来还挺重视这场比试。

“南郊这营地,就交给你使用,至于所需的物资,跟大郎说一声,让大郎跟兵部交涉。”

“是!”

“可有把握胜得了那韩全义?”

“殿下尽可放心。”

李诵满意地点点头,这才注意到他身边的韩愈,“此人是?”

“臣韩愈,参见太子殿下。”

李诵微点点头,“现居何职?”

韩愈老脸一红,自从贞元九年进士及第之后,又参加博学宏词课考试,以求某得一官半职,谁知三次落榜,期间从小抚养他长大寡嫂去世,八年前四处奔波,何尝有一个正式的官职?

他厚着脸说道,“臣目下在徐泗节度使张建封处任协律郎。”

协律郎是个可有可无的虚职,张建封给他这么一个官职,可见这韩愈算不得什么大才。

“殿下,退之兄胸怀大略,某窃以为是朝廷可用之才,望殿下在陛下处举荐一二,好歹给他一个能够施展才华的地方。”

“刺史大人……”韩愈见李煜竟当着他的面向太子殿下倾力举荐,一时间感动得竟然涕泪齐下,大文豪的形象尽毁。

李煜这才明白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癫狂犯傻,普通人翻身唯一的机会就是走科举之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就是真实的写照。

唐朝的科举制度比宋朝严苛许多,贯穿整个大唐进士也只有区区的六千多人,即便得中进士之后还得得举荐,站好队才能有个好的前程。韩愈之所以前半生颠沛流离,就是投靠无门。

李诵略一沉吟,“既然重光举荐,那就暂时和叔文、王伾一起在东宫当阁臣吧,待有合适机会,寡人自会向陛下举荐。”

韩愈立刻双膝一屈,跪拜在地,“臣多谢太子殿下,多谢刺史大人,臣定会鞠躬尽瘁,为我盛世大唐尽一份力。”

一切事了之后,李诵自行回东宫,李淳、刘禹锡、王伾则留了下来。

“重光,某来了!”

李煜不用抬头就知道,是陈锋又来了。

李淳脸一沉,感觉陈锋就像一条狗一样,能嗅到自己的踪迹,自己到哪,他就到哪。

美髯一捋,陈锋迈着四方步溜达进来,“见过太孙殿下。”

“免,陈校尉所来何事?”

“还有三天就是比试之期,婉儿放心不下,特让某过来问问。”

李煜眼角一挑,没想到她还这么关心自己,“婉儿怎么不自己来问?”

“婉儿是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怎么能抛头露面。”陈锋说这话的时候眼不红心不跳。

李淳强忍着笑意干咳一声,“既然待诏这般记挂陈家小娘子,何不早点迎娶过门,朝夕相对?”

李煜也是个说大话不脸红的主,“大丈夫当以国事为先,方今正值四方未平之际,某岂能儿女情长?”

“待诏此言差矣!我巍巍大唐绵延至今近二百载,四方拜服,我朝太宗皇帝更被蛮邦小国尊称‘天可汗’,何来四方未平之说?”

“这位是……”

李淳这才想起李煜和王伾还未见过,“东宫侍读,王伾。”

李煜点点头,“永贞革新”的又一位核心人物,只不过这位核心人物的眼界似乎有些偏窄。

“原来是王侍读,既然王侍读言四方拜服,那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如今安在?”

“这……”

西域和北庭这两个都护府和朝廷断绝音讯已经十余载,没有人知道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情况。

“吐蕃国占据陇西,虎视关中,这是拜服?”

“南诏国如今屡犯西南,可服王化?”

“北方回鹘索取无度,渤海国和新罗野心勃勃,这就是王侍读所说的四方拜服?”

“某……”王伾老脸有些挂不住……

李淳长叹一声,如今这个大唐早不是当初的那个大唐,表面上看似繁荣,实则危机四伏,若不再变革,终究会走前汉的老路。

“待诏字字珠玑,此局当如何解之?”

“攘外必先安内!若要重振大唐之威,当先解决内部问题,太孙殿下,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要缓缓图之。”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煜并没有往下继续说,有些策略并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告诉他,不然李淳该一时激动,上奏他翁翁,引起反对势力的警觉,那这个新式的“永贞革新”就要胎死腹中。

这盘棋,才刚刚下了两个棋子。

……

三日后,南郊校场旌旗飘扬,神策军和汴州团结兵的比试,惹动了全城的百姓、商人、读书人、大小官吏。绝大多数人都笃定,韩全义赢定了!团结兵是什么兵?那就是半脱离生产的乡兵,各色人等都有。

李适高坐在校场看台,旁边是太子殿下和诸位大臣,两位当事人李煜和韩全义一左一右,站在看台的两边。

杜佑一直盯着左手边的李煜,似乎李煜身上有什么神光护体似的。

“贾公,某到现在都不解,那李煜为何敢应下这场比试?这明显是个必输的结局。”

贾耽脑袋一晃,“少年意气罢了,年轻人吃亏是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