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唐朝好郎君 > 第二百六十三章 海贼为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把皇帝都坑出京城了,卢杞还不忘在坑人的溜光大道上狂奔。

德宗从长安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叛军紧随而来,灵武节度使杜希全率盐(今陕西定边县)、夏(今陕西靖边县)二州士卒六千人赶来勤王。

结果卢杞从旁边蹦出来了,支棱着眼睛说道:“援军怎能从乾陵旁边走呢?惊动了先帝的陵寝谁负得了责任?要走也得走漠谷呀!”

名将浑瑊出来反对说:“走漠谷不好,地势险要恐怕叛军会有防备。”

德宗再次听从了卢杞的意见,果如浑瑊所料,杜希全被叛军据险堵在漠谷不能通过,只得撤军而回。

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带兵自魏县赶来救援,一路上多次痛骂卢杞、赵赞等人都是奸臣,并说:“搞乱天下的就是这几个货,等我见过皇上,将请求杀了他们。(“宰相(卢杞)谋议乖剌,度支(赵赞)赋敛重,京兆尹(白志贞)刻薄军食,天下之乱皆由此。吾见上,且请诛之。”)

消息传到卢杞耳朵了,这厮可吓坏了,他跑到德宗面前说:“就别让李怀光来奉天了,直接然他屯住在长安附近,等其他勤王军队到达,约定时间一起收复京师”。

德宗下召,令李怀光屯军便桥等待消息,李怀光大怒以为朝廷对他有猜忌,看不起他,渐生反意。

所幸,卢杞蹦跶的日子也不多了,各地弹劾他的奏折雪片般的飞来,德宗只得将其贬为新州司马。

没想到,卢杞被贬后还挺笃定,他在新州口气非常坚定的对人说:“老子还会回去做宰相的!”(“吾必再入用”)

还真别说,卢杞把德宗的脉把的还真准。贞元元年(785年)正月,德宗回到长安后,废止了“房产税”,下《罪己诏》(《奉天改元大赦制》),并大赦天下。

这时候,他居然又想起了卢杞,想要任命卢杞为饶州刺史。

想法一经传出,引得群臣激愤,坚持反对给卢杞授任这一官职。

次日早朝,德宗很不高兴的对宰相李勉说:“朕想安排卢杞做一个小州的刺史,可以吗?”

(“朕欲授杞一小州刺史,可乎?”)

李勉听后,也没含糊硬邦邦的回应道:“陛下安排他做大州刺史也没问题,然而百姓失望怎么办?

(“陛下授杞大郡亦可,其如兆庶失望何?”)

德宗被撅的直翻白眼,哼哧着说:“你们都说卢杞是个奸臣,我怎么没感觉到呢?”

(“众人论杞奸邪,朕何不知?”)

李勉一针见血的回应道:“天下人都知道卢杞奸诈,只有皇上不知,这正说明了他的奸诈!”

(“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

等到散骑常侍李泌上殿奏事,德宗又问道:“卢杞的事儿,我都答应了,这可如何是好?”

(“卢杞之事,朕已可袁高所奏,如何?”)

李泌是个历经玄、肃、代、德四朝的老江湖,不像李勉是头倔驴,说话非常艺术。

听到德宗问话,马上整冠下拜,说道:“我之前听说外人说,皇上相当于汉朝的桓、灵二帝,现在看来就是尧、舜也比不上您呀!”

(“累日外人窃议,以陛下同汉之桓、灵;臣今亲承圣旨,乃知尧、舜之不迨也!”)

这马屁拍的德宗全身通泰,再也不提卢杞的事儿了。

就这么着,卢杞这小子,再也没能见到德宗,当年就憋屈死了。

纵观卢杞为官一任,坑人密度之大旷绝古今。可以说,他不是在挖坑,就在挖坑的路上。

坑人的打击面之广,基本是无差别级的,忠臣、良将、皇帝、百姓无一不坑,当属坑爹界的翘楚。

好在他一共就干了三年,要是向李林甫干个十七八年,估计唐朝就得垮在他手里。

有一点颇值得玩味,唐德宗李适可不像穆宗、敬宗整天只想着斗鸡走马、吃喝玩乐,李适还是很想把皇帝干好的(“推诚至玄化,天下期为公”)。

但就是这么一个有点想法的皇帝,却对卢杞为人一无所知,在几年时间里,对他言听计从,乖乖的当枪使。

甚至被坑出长安后,大臣崔宁愤怒的揭发卢杞奸恶。结果,卢杞跑来一顿哭诉,唐德宗甩手就把崔宁杀了。

说来说去,奸臣自有奸臣的道行,要论体察上意的本事,忠臣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当一件事,忠臣奔着事儿去,而奸臣奔着人去,自然胜败立分。

所以,当李勉一针见血的打皇帝的脸,“卢杞奸邪,天下人皆知;唯陛下不知,此所以为奸邪也!”

德宗也只能翻白眼受着。

您都被坑的汉中自驾游了,还不知道是咋上路的,也算挺奇葩的一件事儿了。

吐蕃王朝崛起后,与唐朝除在东北方的河陇地区,西北方的西域进行角逐外,在东、东南也极尽拓展。

虽然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的深山沟谷,严重影响了东部道路的通畅。以至于,即便到1954年川藏公路修通后,都堪称天堑。

但自然地貌的阻隔,并没有挡住吐蕃拓展的脚步。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吐蕃向东的渗透,使南诏国和川西诸羌都臣服在其脚下,并和唐朝的剑南节度爆发了剧烈的军事摩擦。

交通自然是对外扩展的关键性因素,吐蕃在这个方向的交通干线,主要有两条,分别是“南诏之路”和“川西之路”。

“南诏之路”上的盟与叛

吐蕃通南诏国的道路一般认为存在两条:

其一、由芒康——德庆——铁桥——羊苴[xié]咩城(南诏国都城,今云南大理以西)。

其二、是从察隅过大雪山,沿高黎贡山西侧的梅开恩江至永昌。

从吐蕃军事的扩张角度上说,直达南诏国都的第一条通道,无疑要重要很多,吐蕃也以此为东出的云南的主要路线。

“神川铁桥”一词,多次出现在汉、藏史料中,成了三国君主关注的焦点。

吐蕃王朝东进之时,唐、蕃两强争霸的局面已基本形成,而南诏国便成了唐蕃天平上最重要的砝码之一。南诏倒向任何一方,都将使其在云南、川西地区占据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