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大唐山海行 > 第353章 辋川别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朔道:“我也是几日前刚和他在嵩山少林寺遇着,此人是崆峒山奇门的掌门,自称西少林,其实是魔教中人。万幸他只是掳了你并未加害,此人善于使毒,被他毒掌拍到或毒爪抓到,可就凶多吉少了。”

郭子仪吃了一惊,道:“我在朔方军时,距离崆峒山不远,军中也多有崆峒派的弟子,我只道崆峒派是名门正派,没想到还有这样的掌门人。”

安庆绪冷笑道:“郭军使,回到军中不妨好好查查军中有多少崆峒奇门的弟子,可要多加小心咯。”

江朔解释道:“崆峒原有儒释道三门,确是名门正派,这位飞鸿子在混元顶自创奇门,号称第四圣,与崆峒派实是两回事。”

郭子仪点点头,又转向安庆宗叉手道:“安寺丞,你今日到辋川,难道是拜访王摩诘么?”安庆宗官拜太仆寺丞,因此郭子仪以官职相称。

安庆宗喜道:“原来郭军使也认得摩诘居士?”

郭子仪道:“辋川毗邻郑县,我乃华州人,自然知道华州的风华人物,本次返乡服丧,也听说了摩诘在此置别业之事。”

安庆宗点头道:“我仰慕摩诘居士已久,去岁居士迁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正月回返朝廷,转任库部员外郎,我得到消息特来拜访的。”

江朔听得云里雾里,问道:“这位摩诘居士是谁?既是居士又怎会又是做侍御史、又是任员外郎的?”

安庆宗道:“溯之,你竟然不知道摩诘居士,蒲州王维你可识得?”

江朔道:“就是写下《鸟鸣涧》、《辛夷坞》的王维?”

安庆宗笑道:“看来溯之你也看过邸报,不错,就是这位王维,他号叫摩诘居士。其诗清新淡远,自然脱俗,尤其是这《辛夷坞》就是作于辋川,其中‘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读之令人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江朔一听来了兴致,道:“原来这位王维不住在西京长安,而是在此地居住。”

安庆宗道:“此地名辋川,人称中南山中最秀丽之处,青山逶迤,峰峦叠嶂,奇花野藤遍布幽谷,因辋水流潺湲,川流环凑涟漪,形成了好像车辆形状的辋纹,故名辋川,武周朝宋之问曾在此地建别业,天宝三年时后被王维购得。”

江朔道:“原来如此,我们这就是拜访摩诘居士吧。”

郭子仪道:“我有孝在身,不能和你们同往拜访,且潜龙寺这一大家子人尚不知我生死,须得尽快回返。”

王栖曜听说要去拜访文士,顿时没了兴趣,他最喜结交武林朋友,却不爱舞文弄墨,听说郭子仪要走,忙道:“我护着郭军使回去。”

江朔道:“也好,有曜郎护送郭军使,我也放心些,不过此去潜龙寺只怕需得走百里山里,夜间只怕不好行走。”

安庆绪道:“不如住在辋川镇上,就在前面不远处,明早再赶路吧,否则在林中赶夜路可太危险了。”

郭子仪略一思忖道:“也好,明天一早郭氏族人必然全县大索,寻找我的下落,在此耽一晚也问题不大。”

于是安庆宗、安庆绪兄弟头前引路,绕过大石,沿着河岸行不多远见到两匹马,乃是安氏兄弟的座驾,二人牵了马匹,并不骑乘,仍是和江朔等人一起徒步前进。

随着地势抬高,河流逐渐变为溪流,两侧山势缓缓展开,形成一道狭长的山谷,此类依水而成的山谷在终南山中颇为常见,称为川道,众人顺着川道继续向山上行去。

行不多时,景色又是一变,溪水在月光下果然见水流中形成了一个个如同车轮般旋转的波浪涟漪。两侧山上的草花、树木、奇石虽然看来贴合山势,自然生动,但又觉处处透露着精致,似乎是有意为之。

转过一道小山梁,一座庄园忽然出现在众人面前,其中筑造亭台阁榭无一不全,而又错落有致,让人不禁佩服起此间主人的雅趣,想来便是辋川别业了。

这别业没有围墙环绕,楼阁散布极广,倒似一个疏疏落落的小镇一般。安庆宗道:“摩诘居士对宋之问的别业做了改造,引入耕、牧、渔、樵四民,在别业周边同住,更有乡野之趣,我们先找找看,有没有人家可以暂居一晚的,明日一早再拜访居士。”

正说话间,忽听一声清亮的长啸,只听一人纵声高歌曰:“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