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龙瀛剑诀 > 第二百一十章 龙瀛现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黑袍手腕翻转间,一个白布包裹的长形物件,自大殿顶部房梁处直飞入他的掌心。他掌中内劲微吐,白布碎为数片,一柄长剑赫然映入众人的眼帘!

宝剑尚未出鞘,黑袍的左手握于剑鞘前端。剑鞘为昂贵坚韧的紫金铁打造,其上未镶嵌任何饰品,甚至未雕刻任何图纹。与纯粹平滑的剑鞘相连接的,是虚幻镂空的三寸剑格与螺旋图纹的七寸剑茎。

黑袍的右手握上剑柄,缓缓将长剑拔出。他拔剑的姿势缓慢而平稳,剑身摩擦铁制剑鞘的声音,仿佛百鬼夜行踏出的一曲妖异的乐章。剑身一寸一寸地抽出,露出如血一般的红色,红得刺眼。那诡魅阴邪的幽红色,如无尽的虚空深渊,将在场所有人的灵魂,瞬间攫取得丝毫不剩。

正殿内足有五六百人,此刻却寂静得犹如置身虚妄轮回,连呼吸都听不到。每个人于不知不觉间,都纷纷站了起来,双目均死死地盯着那一点一点抽离出剑鞘的剑身,然眼神,却是涣散迷离,似乎遥望着缥缈的尽头,又好像在凝视咫尺间的眼前之物。

长剑终于与剑鞘分离,通体暗红的剑身长三尺五寸、宽三寸。剑脊厚半寸,由厚至薄,直至两刃,已薄如蝉翼。

宝剑出鞘!清晰的龙吟响彻殿堂,一道绯红色的曲折光芒自剑身内蹿跃而起,如一条挣脱囚笼枷锁的巨龙,瞬间幻化涨大,盘旋飞舞于会客殿中。这神奇的景象令殿内之人心脏骤停,脑中一片空白,心海深处,竟生出一丝想要伏地膜拜的冲动。

须臾间,游龙之光又尽数缩成一道光影,敛于剑中。真龙隐入长剑,如同蛟龙顷刻凝冻于冰湖,在剑身两面呈现出由剑尖自剑格,逆游而上的龙形图样。

“神剑附逆龙”之态,使得这柄透着浓重邪戾之气的血红妖剑,同时迸发出傲视苍穹的王霸之威。

“逆龙天命难思量,泽瀛流断水未央。星移氤氲玄黄现,神剑出鞘定苍茫。此剑乃是——龙瀛!”

黑袍那原本平静无波的语调,终于泛起涟漪。他竭尽全力地平复心境,却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那股狂热与兴奋。

这四句“无名诗”的源头出处不可考究,然诗中暗含“龙瀛剑”极具逆天神幻、定天下大势之能。而这柄神乎其神的神剑,此刻,正握在黑袍的手中!

黑袍的声音如湖面投石,在大殿内层层激荡扩散开来。各路英豪好似被雷电劈中一般,浑身一颤,猛然回过神来。

“龙……龙瀛?……”

“你……你说什么?这是龙瀛剑?!”

“啊?!龙瀛剑不是在唐王府吗?”

“我刚才这是怎么了?好像做梦一样神志不清,是那柄剑搞的鬼么?”

“窦建德你们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黑袍是谁?他怎么会有龙瀛剑!”

“这剑和唐王府赏剑大会的那把一模一样,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

……

一时间,偌大的会客殿内炸开了锅。

不论这剑是真是假,不少人已动起了“抢夺”的念头。然回想起方才黑袍轻轻松松便重伤群雄的实力,欲夺剑之人又不免心生畏惧。而之前因黑袍言词不当想要上来拼命的人,在见到那柄龙瀛剑之后,又鬼使神差地杵在了当地,一动不动,一脸茫然,他们也说不上究竟是哪里“不对路”。

康颜被黑袍击伤之后,口吐鲜血,内息不顺,正暗自调息着。他看着黑袍手中之剑,思索万千。

康颜最开始听说“龙瀛剑”这三个字,是在他走出大山的第一日。当时穆剑祯告诉他:郭旭扬,也就是他的恩公,为龙瀛的执剑者。后来,他被迫参与毒害恩公的毒计,使得郭旭扬背负的木剑现世。康颜以“恩将仇报”的行径,揭破了郭旭扬守了八年之久的秘密。

随着康颜在“洛阳王府”渐受器重,唐王府的赏剑大会和黄伊榕祁连山脉寻龙瀛的始末,他都查了个清楚明白,他甚至还亲率洛阳军,为了夺取藏剑图,在祁连与黄伊榕开战。可是,不论是赏剑大会的盛况,还是李世民于洞中捧出剑匣的情形,他均未得见。而适才那柄剑所散发出的摄人心魂的气势,他却是亲身感受。相比之下,他更倾向于:黑袍之剑,或为龙瀛。

全场人众或惊疑猜测、或谋划夺剑,他们的注意力皆被黑袍吸引,然李世民除外。李世民的心情有些许烦闷,黑袍亮剑之举,便注定了唐王府被动的处境。

唐王府千辛万苦地演了两出“赏剑大会”及“神剑在匣”的戏码,就是为了把假戏做真,让天下人都以为,那柄可定天下大势的龙瀛剑神,在李唐手中。可戏终究是戏,假的永远也真不了。“手中无剑”的唐王府君臣,心中多少是有些心虚的。

李世民不过二十一岁,年纪虽轻,却已具“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心性。虽说他毫无底气,可那张如刀刻般沉稳的脸上,却自始至终保持着“蔑视”的神情。

此时此刻,李世民与黑袍之间、唐王府与夏明王府之间,暗中较量已然开始。谁示弱、谁露怯,谁就彻底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