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青春 > 少姝的山水 > 第35章 无明到清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佛图澄只略作思忖,便如正中下怀一般,笑吟吟道:“贫道多说无益,还请诸位檀越观此钵中变化。”

匐勒和阿圆面面相觑,接着雀跃不禁地凑上前来。

但见那佛图澄合掌念咒,跟着大喝一声,钵中的烈焰内顿然生出了青莲一株,亭亭玉立,须臾壮大怒放,正中心的嫩蕊间,竟有凝珠闪烁着光华,花瓣轻摇曼舞,幽香袭人,五色照耀下,有令凡所见者,无不心生欢喜的奇异魔力。

随着陶钵轻轻地转动,内里丛丛火舌渐次萎靡下去,一晃眼,钵中所盛之物展眼变作满满的清水,而那莲上晶莹的花瓣仍兀自舒展着,超迈脱俗的气韵,催人祢想遐思。

阿圆今日算货真价实地开阔了眼界,他猛回头,瞄见了目光空洞的尹毅,眸子一沉,遂灵机乍现,欢蹦乱跳地来到尹毅身边,絮絮聒聒眼前呈现的种种异象,到了最后,他小脑袋里再也搜寻不出什么言词来了,终于自觉,其实无人可以确凿形容这圣境之美。

少姝抬头,留意小娃的举动间,嘴角微微地上扬,两眼眯成了一条缝,心底着实暖意融动。

“我听阿圆惊呼也如同亲见了,适逢其会,真是三生有幸。”尹毅抿嘴笑笑。

匐勒更是看得痴了,他直勾勾地注视那陶钵,视线一瞬都舍不得移开。

众人耳畔传来佛图澄响彻如雷震的唱颂,穿透了异香异气的洇润直达心底:

“动中火里莲,静中水里莲,无明到清明,水火走一遍。”唱完了,佛图澄温言道,“佛道神通所传导的,实为佛心莲性,生于污泥却不沾染分毫,纯洁、清净、永恒。”

匐勒眼神痴痴地粘在陶钵上好久,仿佛那是无所不能的圣器似的,他深深吐出一口气来,合掌恭敬赞道:“佛法幽深高妙,大师所展示神通,乃是小人我平生所见之第一人啊!”

说完了,他略显犹疑地四下里打量过一圈儿,油然而生某种似曾相识的感应,仿佛相仿的慨叹在此前刚刚领略过一般,究竟起因何事,却又道不出个名目来,这种无奈,恰如隔靴搔痒,离找对地方还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匐勒没注意,他身旁的少姝轻嗽一声,同时冲舅舅调皮地眨了眨眼。

佛图澄又缓缓开口了:“佛道有‘花开见佛性’之说,此花即指青莲,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便可见佛性了。”

(青莲与佛学:青莲是一种睡莲,叶子宽而长,青白分明,印度人认为具有伟人眼睛的特征,所以用来形容佛的眼睛,佛眼即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维摩诘所说经.卷上》有“目净修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莲花也常用以指称和佛教有关的事物。 )

“正与青莲遍历水火而清净无染,最后开出鲜妍清芬的花朵一样。”思霄深以为然,连连点头,“故自来有以莲喻佛的说法,可谓佛便是莲,莲便是佛。佛祖释迦牟尼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其他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如天女向人间抛散莲花,想一想,也真令人心驰神往。”

“无明到清明……”尹毅反复轻诵过数遍,终于绽开了极之明亮的笑容,“师父也曾与我们说过,清明,就是回到一切事物的本来面目啊!”

(本来面目: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离开了一切的烦恼和染污,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又曰本地风光,自己本分等;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出自《六祖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唔,尹毅哥说得一点不错,舅舅训诲与大师的这番偈语可谓是异曲同工了。”少姝这上下也猛然忆起,她以手覆额,即速应声附和道。

(偈语:偈,读jié时本义是“斗士”、“勇者”;读jì时为佛教术语,是偈陀的简称,意译为颂,是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常以四句为一偈。)

“檀越崟崎磊落,便是道兄你新收的弟子吧?”佛图澄对着思霄浅笑起来,“此等敏悟才识,道兄岂有不倾囊相授之理!敢问对于师父之教,檀越是如何秉承践行的?”

“若说到践行么……”尹毅闻言微怔,不疾不徐地垂首下去。

经这大和尚忽来刨问,他像是头一回得了个契机,得以梳理未臻成熟的芜杂思绪。

见他沉吟良久,少姝不觉莞尔,这情形叫她想起了秀英婶,非要用笊篱过滤掉所有歪瓜裂枣的面片,务必给客人奉上一碗无可挑剔的汤饼才算得体,否则面子上必定挂不住。

“尹毅哥,大师面前,你还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好了,跟方才那样直抒己见,不是蛮好的嘛?!”

少姝的提议如同平地起了阵儿旋风,把他的种种顾忌吹了个七零八落,尹毅回过神来,迅速地捕捉到当下的念头,干脆爽利地据实以答:“回禀大师,我只是觉得,每当身心处在忧虑与恐惧围堵的关头,一想到师父对反者道之动的阐述,心中会渐复清明,是的,自会坚定该如何决断行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