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三百六十七章 依依惜别,终是有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六十七章 依依惜别,终是有别

顾正臣皱眉:“陛下布置让他们去太仓州看仓库去,怎么会沉在江中?”

费震呵呵笑了笑:“莫要装糊涂,匠人张九九诬指于你,若说背后无人指使,你也不信吧。至于是谁在幕后,就要看这两个前御史是如何出的意外了。”

顾正臣一饮而尽,哈了一口酒气:“看来,被封口了啊。”

若是朱元璋所为,断不会用这种无聊的手段。

严钝、梁籁又不是韩林儿,无足轻重的家伙,拉回去砍了便是。如此说来,这场意外很可能是陈宁安排的,亦或是其他黑手。

费震似乎想起什么,看了看顾正臣,低声提醒道:“你去泉州,会带着护卫吧。”

“自然。”

顾正臣不疑有他。

费震放松下来,笑道:“那就好,来,饮了这碗酒,愿顾县男整肃有方,早日归来。”

顾正臣感谢。

在安排好宝钞提举司之事后,顾正臣便请辞了宝钞提举司副提举一职,朱元璋没有答应,但额外给宝钞提举司添了一个新的副提举。

老朱想的是,你小子懂这么多,没个副提举的名头以后怎么对宝钞事发话,说不得日后还得用你去盘查钱庄,监督下宝钞提举司,总需要有个身份才好办事。

顾正臣也不介意,转身去了詹同府上,两人在书房谈了两个多时辰。

临别时,詹同送出府门,对顾正臣叮嘱道:“不负黎民,方得人心。不负皇恩,方得始终。愿你前路慎独廉明,为民请命,不畏风波巨浪。”

顾正臣看着苍老的詹同,看他说话时不时的大喘气便知道,他的日子已是不多,目光中流露出一抹哀伤之色,将腰间的玉佩摘了下来,放在詹同的手中,沉声道:“老尚书,这玉佩是我的贴身之物,暂时交你保管。待我回金陵时,你要亲自将它还给我!”

詹同拿起玉佩,眯着眼看了看,只见通体发白的玉佩之上,一面刻着“不二”,一面刻着“正臣”,周围花纹粗糙豪放,多少有些不配玉石的温润谦和气质。

“呵呵,你这是给老夫下约定吗?”

詹同深深看着顾正臣。

顾正臣重重点头:“约定下了,可需要兑现。你若失约,便非君子。”

“哈哈,你小子这是担心我卒在金陵啊,罢了,老头子多活几日,看看你如何搅动泉州风云!”

詹同爽朗地笑着。

顾正臣握着詹同苍老的双手,重重点头,然后转身离去。

詹同看着顾正臣的背影,对一旁的詹徽说:“此人内心有公正是非,前路必是坎坷崎岖。若他能活得长久一些,定是朝中肱骨大臣,怕只怕,风波恶……”

詹徽挺了下胸膛,正色道:“父亲,儿不会输给他。”

詹同侧过身,审量了下,拐杖动了动,笑道:“为官之道,不在于官多大,位多高,而在于做了多少事,留下多少名。切记,为臣之道,当为苍生言,敢为天下先。”

詹徽铭记在心。

顾正臣又在金陵停留了十日,这十日当中,每隔一日便去趟魏国公府或东宫,商议军队信仰纲领,顺路时还去看了眼刘基,剩下的时间便是留在府中陪伴家人,将家中事托付给了岳父张和。

姚镇想跟着去,被顾正臣拒绝了。

顾家得罪了不少人,家里总需要留个护卫,再说了,张希婉偶尔需要出门去句容,身边没个可靠的人怎么行,至于顾诚、孙十八,他们很多时候需要在外面,处理句容三大院的买卖。

离别最是伤人魂。

顾母、张希婉等人将顾正臣一路送出金陵城,又送出三十里。

顾正臣看着眼眶红润的张希婉,勉强笑道:“再送下去就到句容了。回去吧,家里你多费点心,莫要让母亲挂忧。放心,每个月都会有信送来。”

张希婉不忍,可终是没其他办法。

依依惜别,终是有别。

顾正臣给了张希婉一个重重的拥抱,然后对母亲行礼,嘱托青青等人几句,便翻身上马,带张培、萧成直奔句容。

不忍回眸,只是背对着亲人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