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故事在民间 > 第217章 老汉心善收留女乞丐,一个月后,女乞丐却带人找他算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7章 老汉心善收留女乞丐,一个月后,女乞丐却带人找他算账

徐家村有一个徐老汉,是一个普通农夫,他的妻子李氏生性温柔,通情达理,夫妻二人很是恩爱。

他们有一个儿子,名叫徐大宝,徐大宝生的白白胖胖,很是可爱,一家三口虽然吃着粗茶淡饭,但很温馨幸福。

一日,徐老汉夫妇下地干活,在地头的沟里发现一个刚出生的男婴,婴儿哭得脸色发紫,呼吸已经很微弱了,夫妻二人心善,来不及多想就把男婴抱回家去了。

在李氏的照顾下,男婴的身体就慢慢好了起来,可没有奶吃,孩子就饿得哇哇大哭,徐老汉就烧红薯,李氏把红薯嚼碎,嘴对嘴喂给孩子吃,可孩子吃了红薯就拉肚子,夫妇二人心疼孩子,急的团团转。

邻居王氏的孩子才一岁多,正在吃奶,她就抱住孩子去找奶吃,王氏看着孩子可怜,就喂他吃了奶,孩子吃饱就不哭了,可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呀!

徐老汉说道:“咱家的条件不好,孩子跟着咱也受罪,不如把他送给王财主,孩子去了王家也能享福。”

王财主是当地的大户,家里有几百亩土地,日子很富足,可他一个妻子三个小妾都没有为他生下儿子,只有一个女儿,王财主想儿子都快想疯了。

李氏说道:“王财主家里富裕,孩子跟着他能衣食无忧,但他人品不好,欺压乡邻,不赡养母亲,而且还想法霸占弟弟家的土地,这样的人家太可怕,让孩子跟着他就等于害了孩子。”

的确,这王财主不是什么好人,李氏的话说得也有道理,徐老汉想想说道:“既然这样,就把孩子留下吧,可孩子太小,吃不了饭怎么办呢?”

“要不,到街上去买一头奶羊回来?让孩子吃羊奶。”李氏说道。

徐老汉说道:“吃羊奶是好,可家里没钱,怎么买奶羊啊!”

李氏就说让他去亲戚邻居家里借借,以后挣了钱再还,这么小的孩子也不能饿着呀。

徐老汉就出去借钱了,可跑了十来家也没有借到钱,徐老汉就来到弟弟徐能人家里,说借点钱买个奶羊,徐能人问他买奶羊干啥?徐老汉就说出了实情。

徐能人听了说道:“你自己什么条件不清楚吗?还捡孩子,男孩女孩?”

徐老汉就说男孩子,徐能人说道:“孩子跟着你也吃苦,你把他送到王财主家里,王财主正想要个儿子呢?”

“我是来借钱的,不是要送孩子的,你不愿意借就算了!”徐老汉有些生气,说着就走。

徐能人说道:“我没钱借给你!”

没有成家之前,徐老汉在家里种地,让弟弟去学习了泥瓦匠,后来二人都成了家,分家的时候,徐老汉作为老大,就想着要照顾弟弟,就把家里的新房给了他,把肥沃的田地也分给他,自己只要了二亩薄田。

徐能人有手艺,每年收的粮食也多,他家不缺钱也不缺粮,日子过得殷实富足,说没钱就是不想借,其实这也在徐老汉的预料之中。

徐老汉回到家里,李氏见他愁眉不展,就知道没有借到钱,李氏说道:“这年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借不到钱咱们就不买奶羊了,再想其他办法。”

李氏就把大米放在锅里使劲熬,熬出米油喂给孩子吃,孩子也被喂得白白胖胖的,徐老汉夫妇见孩子茁壮成长,心中很是欣慰。

徐老汉给孩子取名叫徐二宝,眨眼间徐二宝就四五岁了,他聪明伶俐,人见人爱。尽管家里的日子苦,徐老汉夫妇还是把徐二宝送到了学堂读书。

就在徐二宝十三岁的时候,李氏因病离世了,家里的日子就更加艰难了,徐二宝就不去读书了,回家帮助父亲和哥哥干活。

父子三人一起下地干活,日子过得虽不富裕,但也能吃饱穿暖,徐大宝已经十八岁了,徐老汉就开始操心给儿子娶媳妇的事情,可家里太穷,没有人愿意嫁到徐家。

一日,村里的王大娘来找徐老汉,说要给徐大宝介绍个姑娘,徐老汉听了就很高兴,赶紧问姑娘的情况。

王大娘说道:“这姑娘你也认识,就是咱们村的周凤娘。”

徐老汉一听脸上的笑容就消失了,周凤娘几年前死了丈夫,大家都说她丈夫是被她气死的,因为周凤娘的脾气火爆,两口子时常斗嘴,他丈夫想不开就生了病,最后不治身亡。

“周凤娘的脾气不好……”还没等徐老汉说完,王大娘就说道:“你是个明白人,怎么也相信外面的传言呢!她丈夫是病死的,不是气死的!”

徐老汉没有直接答应,而是说要与儿子商量一下,毕竟周凤娘是一个寡妇,若儿子不愿意他也不能勉强。

徐家日子不好过,要娶个媳妇确实不容易,能找个女子就不错了,父子二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娶周凤娘也可以,她脾气厉害,就多让着她点,总有一天她就会被感化的。

徐大宝和周凤娘成亲之后,周凤娘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她对公公孝顺,对丈夫体贴,对小叔子关爱,见她这样,徐老汉心就放进了肚子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