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心理罪:悬案迷踪 > 第604章 清醒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辛萌萌的一句话,让李沐阳忽然想起自己忽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既然辛萌萌来自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且还是一名有特殊能力的人物,那么她的特殊能力是什么呢?既然闻展已经知道了一部分事情的原委,又派辛萌萌前来,那么就说明了一个问题,辛萌萌的能力,绝对跟梦有关!

想通此节,李沐阳顿时恍然大悟,失声说道:“辛小姐,莫非你能控梦?”

辛萌萌微微一笑:“勉强算是吧,不过肯定没你想象的那么厉害……”

李沐阳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一个能够控制梦境的人,光是想象一下就已经觉得非常不可思议了。

叶静心先是一阵愕然,随即就一脸羡慕的说:“萌萌,这么说,你岂不是想做什么梦就做什么梦了吗?”

辛萌萌噗嗤笑了起来:“叶姐姐,没那么夸张……其实任何人,只要掌握了技巧和方法,再经过不断的训练,也是可以控制一部分梦境的。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称之为清醒梦。实际上,这个概念,早在上个世纪初……嗯,应该是一九一三年,一位叫做佛雷德里克·范·伊登的荷兰医生提出来的。”

李沐阳和叶静心面面相觑,他们对这方面的知识,可谓是一无所知。

“在清醒梦的状态下,做梦者可以在梦中拥有清醒时候的思考和记忆能力,部分的人甚至可以使自己的梦境中的感觉真实得跟现实世界并无二样,但却知道自己身处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时做的梦。你们或许也有以下经历:在梦中忽然有一个具备意识的自我,以外在观察者的视角来看待正在经历的梦境——你觉得自己已经醒过来了,但你其实还在梦中。”辛萌萌继续说道。

李沐阳面露沉吟之色,辛萌萌所说的清醒梦,和他做的噩梦,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地,一时间他很难理解。

叶静心则是煞有介事的点点头说:“很有道理。”

辛萌萌浅浅一笑,说道:“其实梦境有时候,会给我们很多启示,我给你们举几个例子……有个披头士成员,叫保罗·麦卡特尼的一段经历就很有名:他先是在清醒梦中听到了《昨日》的复杂旋律,醒来后把它写了下来,传唱成了经典。科学家尼尔斯·玻尔也是在清醒梦中想出了原子结构的颠覆性模型……”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梦见一条正在吞食自己尾巴的蛇,而悟出苯环的分子结构。爱因斯坦和费曼都曾在清醒梦中得到过灵感。而诗人陆游也常常吟唱梦中情景:“梦中了了知是梦 却恐燕语来惊眠。”

“还有《盗梦空间》的导演、电影界的奇才诺兰,是在自己的清醒梦里受到了启发,才打造出了那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梦的世界。”

“第一本承认清醒梦独特及具科学研究潜质的书是西利亚·格林于二零零三年的《Lucid Dreams》。回顾过去文献及他的新实验数据,西利亚·格林分析了这些清醒梦的主要特征,并下结论认为它们是跟传统正常的梦并不一样的种类。她预言它们跟快速动眼期有关,她也是第一个把清醒梦与假清醒联系起来的人。”

“清醒梦科学上的首个支持在一九七零年代晚期,由英国超心理学家基思·赫恩提出,自愿参与实验的艾伦·沃斯利以眼球运动讯号在多重睡眠电图仪器中标出清醒梦开始的时候。”

“哲学家诺马·马尔科姆在二零一二年的议题《梦》中质疑这种方法的准确性,但这实验证明了在现实中可以做到的行为在清醒梦中同样可以做到。斯坦福大学的斯蒂芬·拉伯格曾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再度进行类似的实验。”

“罗伯特·瓦格纳自一九七五年开始,记录了超过一千个个清醒梦。他是《清醒梦:通向内在自我的门户》一书的作者,还时常就清醒梦问题发表演讲。他认为,假醒可能是让做梦者最不安的经历……你觉得梦境已经准备好要崩溃了,你期盼着自己醒来,发现自己在床上看着自己记录梦的日记,但这些梦却是别人写的。于是你意识到你还在做梦。再次醒来,它又重新开始了。你从床上爬起来,看到浴室里的瓷砖居然是粉红色的,结果你还在做梦。”

辛萌萌一口气罗列出一大堆案例,听得李沐阳和叶静心一个头两个大,光是消化这些信息,就足够他们头疼的了。

辛萌萌却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长长吐了口气说:“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从弗洛伊德对梦境解析开始,人类对此研究就从未停止过。心理学对梦的探索从弗洛依德开始就从未停止过。”

“根据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梦境是人们白天压抑的冲动和欲望的表达。而弗洛依德的后继者荣格则认为梦境反映了人们的无意识活动,还包含了许多人类的“原型”概念。”

“但现代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用认知心理学的概念来解释梦:梦是大脑某种特定活动模式下的产物,这种模式来源于白天人们日常经验的记忆带来的神经活动,因此也可以视为人们记忆碎片重新组合而在大脑中重新回放出的‘戏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