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鹤发 > 第65章 九龙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离开青云山道观,沈错继续北上。

他虽然不知少林寺具体在何方,但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威名天下皆知,他首要的目标是去河南。而河南在苏州的西北方,在青云山道观之时两人商议出了两种北上的选择。

一种是直接北上。由常州渡过长江去泰州,再由泰州去河南。由于苏州大部分已经沦陷,这条线路绕过了苏州境内的城镇,相对安全。

另外一种则是由常州沿着京杭运河前行,到达镇江,由镇江渡口北上扬州,再经扬州去河南。这个路线需要路过苏州各镇,沿途必然会见到日本人。虽然沈错很想见一个杀一个,但实力不允许。他甚至想和刘队长一样,投入到抗日军队中去。但自己大哥的魂魄还没着落,灵智大师的临终嘱托也没完成,还不到放手一搏的时候。

权衡利弊,沈错选择去泰州的方案。

这一日,来到了圩塘附近。虽说日本人的侵犯让附近少有人烟,但沈错还是遇到了一位好心的农耕大爷,在他的指引下找到了一个渡口。

这个渡口是用于往返圩塘和泰兴所设。但由于日本飞机的轰炸以及先头部队的掠夺,导致往返用的船只几乎被炸毁殆尽,这个渡口也因此无人问津。

相传仙人可以腾云驾雾,不借助任何外力便能乘风而行,区区渡江自然不在话下。但沈错修为与仙人相差十万八千里,面对宽广的江面以及荒废的码头,只能望洋兴叹。

此路行不通,沈错只能继续往镇江方向前行。约莫又走了一天的山路,他远远看到了一座寺庙。从山下看,寺院占地颇广,但因为不知寺院内部情况,不敢贸然上门。不过沿途没发现日本人的踪影,这让他心下稍安。

此时天色已晚,寺内似乎并未亮起灯火,这不寻常的现象反而让沈错放下心来。再走近几丈,并无血腥气息散出,证明此地并未被日本人霸占。

沈错身躯一松,难得遇到可以挡风遮雨的地方,他并未犹豫,上前敲门。

“笃笃笃。”轻叩门环,但过了半晌并无反应。沈错试着用力一推,发现门从内侧被人反锁着,这表明寺院内肯定有人。兴许对方害怕是日本鬼子来犯,不敢开门?

于是,沈错在敲门的同时喊了一句:“大师...请开开门,行路劳累,可否让我进去休息一晚。”

又过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沈错听到了门内的脚步声。果然,没过多久,院门缓缓打开,一位年老僧人打着蜡烛,戒备地探出了脑袋。见是一位拄着“拐杖”的白头年轻人,身旁还带了一条细犬,这才松了口气。

沈错抱歉道:“大师,打扰了,天色已晚,能否让我进寺借宿一宿。”

“快些进来。”年迈僧人让出一条道,而后左右张望一阵,这才合上了门。

沈错留阿灵去山头自行休息,自己则是随老人跨过了门槛。

入门后,在阴暗处,沈错发现左右各自站立了一个拿着棍棒的高大僧人。想来是担心歹人来犯,被派来保护众人的武僧。

两位武僧见进入寺院的是一位年轻旅人,收起戒备。一手持棍,单手行礼,唱了一声“阿弥陀佛”。

沈错能在暗中视物,倒也并未惊慌,回礼道:“叨扰了。”

不过,这两位武僧的修为让沈错颇为在意。方才在门口侧耳之时,他丝毫没有察觉到门后的动静。想及此处,忍不住回望一眼继续潜没在黑暗中的两人。

“施主?”老年知客僧人等了等愣神的沈错,示意他跟上。

沈错收回目光,微微歉然,继续往里走。又过一条长廊,这才一窥寺内全貌。

寺中宽敞,却并不是暗无灯火。零星的几盏烛火摇曳着,映照出积聚着的十几人。

众人或坐或站,俱都惊怯地打量着沈错这个外来者。

原来,禅院里除了挂单在此的和尚,还有不少附近乡村前来避难的人,男女老幼皆有。此地主持慈悲,收拢难民,将寺院变成了临时的避难所。沈错猜想,兴许是日本人在苏州投入的兵力不足或是此处香火本就不盛,鲜有人知,才让禅寺得以幸免于难,并没有遭受战火的摧残。

寺院原本设有厢房,但留宿的人太多,一人一间完全不够。无奈,只好将床铺整合在几间宽敞的大殿内,男女分开,变成通铺。

“请。”知客僧人躬身将沈错引入一处大殿内。

“多谢。”不算拥挤的大殿内迎来了一位陌生人,引起了一阵小的骚动。

沈错被安排在了通铺的末尾。床褥已经不够,但好在沈错自己所穿的棉衣还够暖和,自身的灵气修为也能保证和衣而睡不至于受冻。

席地而坐后沈错打量了四周。这个大殿是天王殿,左右两排各有两个一丈高的四大天王神像。而中间区域极为宽阔,足够容下三十几人仰卧而眠。

夜晚殿内未点蜡烛或者长明灯,月光透过门窗的缝隙,照射在四大天王身上显得有些阴森。但人多壮胆,也就不那么令人害怕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