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开局大秦锐士,迎娶蔡琰 > 第234章 各地称帝,刘备推行九品官人制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4章 各地称帝,刘备推行九品官人制度

秦国之外。

汉帝被废,嬴信乃是嬴氏后裔,开国称帝,建立秦国的消息,仅短短数日的时间,便已经传遍了整个华夏大地,

这个消息,对于整个华夏,尤其是还被汉朝统治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震动。

尽管人们都知道,汉帝刘协,不过是个傀儡皇帝。

从董卓废刘辨,立弘农王刘协为帝开始,到后来的王允执政,秦军入主长安,刘协一直都是傀儡存在。

但整个大汉的百姓、诸侯,也已经习惯了,头顶有这么一个傀儡。

如今,一夜之间就汉帝就这么被废了。

传承四百年的大汉江山,说改朝换代,就彻底的改朝换代了。

哪怕汉朝传至今日,早已经名存实亡,这名义上覆灭,对于各路诸侯来说,也没有实际性的损失。

但是在他们的心里,同样是平地一声雷,引起了轩然大波。

普通老百姓,最多也只是精神上受到了些许打击,让这件事成为饭后余谈,

对于他们而言,谁当皇帝,他们压根就不关心,

只要谁给他们一口饭吃,他们便会拥立谁为帝。

汉帝刘协被废,嬴信称帝,对于那些诸侯、士绅官吏以及世家大族来说,却是一个影响深远的大事。

秦国用人,不拘一格,加之秦国拥有了造纸术与印刷术两大神器,又开创了科举制度。

假以时日,世家大族掌握朝廷、官员命脉的时代,将会一去不返的。

豪门、与普通百姓,将有机会登上历史的舞台。

再者说了,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古往今来,便是这个道理。

嬴信既然已经称帝,那么秦军东出,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日子,或许马上就会到来。

各路诸侯如同当初秦国扫灭六国之前一般,惶惶不安。

蜀王刘焉在一众大臣的唆使之下,以传承汉室为名,登基称帝,号称蜀汉。

立刘璋为蜀汉太子,张任为大将军,严颜为车骑将军,领军八万,进驻汉中,准备随时北伐秦国。

同时以张鲁为汉中太守,为蜀汉提供粮草后勤。

楚王刘表,眼见嬴信与袁术两个异姓之人,都敢称帝,自然也是坐不住了,直接在襄阳称帝,建立后汉政权。

立长子刘琦为后汉太子,以蔡瑁为后汉大将军,蒯良为后汉丞相。

同时,刘表知晓秦军强大,秦军一出,天下震动。

担心被秦军所灭的刘表,急忙修书,承认袁术称帝的合法性,与其停战修好。

消息传至江东,孙策也知晓秦军厉害的,虽然嬴信对其父孙坚有救命大恩,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孙策也不敢念及私情。

身为“大汉”忠臣的孙策,眼见各路诸侯,相继称王称帝,不想身份落后的他,在周瑜的建议下,自称大汉吴侯,退守江东,招兵买马,以待时变。

早已经称帝的袁术,已经享受了骄奢淫逸,在淮南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管他何人称王,何人称帝。

既然周围各路诸侯主动示好,他也懒得派兵去到处瞎逛。

接着奏乐、接着舞。

继续过着逍遥快活的日子。

殊不知,投靠其的吕布,趁着讨伐孙策之际,逐渐掌握兵权,在谋士陈宫的谋划之下,不断交好淮南各部。

被岳飞打的毫无还手之力的公孙瓒,自知以自己的实力,难以抵御秦军进攻,无力回天。

索性破罐子破摔,在幽州各地,强行百姓入伍,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居然又强拉了四五万壮丁。

幽州百姓对其恨之入骨,却又无可奈何。

嬴信、刘表等人,相继称王的消息传来,公孙瓒彻底坐不住了。

在谋士关靖的鼓动之下,登基称帝,建立燕国。

关靖虽然屡次献计失策,害的公孙瓒损兵折将,因为拥立之功,还是被公孙瓒封为燕国丞相。

跟随公孙赞的一众将士,都有封赏。

唯有赵云,因为劝阻公孙瓒称帝,不仅无功,反而被连降三级。

远在徐州的刘备,在得知嬴信称帝之后,也不准备继续等下去了。

刘备当即下令,废除大汉以往的察举制度,采用最新投靠的谋士陈群的建议,在徐州境内,实行九品官人制度。

此道命令一下,又让整个徐州,甚至徐州周围都是一片震动。

这些世家大族敏锐的看出来,刘备实行的所谓九品官人选拔制度,乃是为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所设计的。

此办法,亦是是等同于,铺开了他们为官的大道。

所谓的九品官人法,乃是由朝廷选择“贤有识鉴”的人,在各地地方去了选择散落在各地的士人。

综合对方的出生、门第与德才,选择其中的“品”、“状”之人,以供朝廷选官参考。

所谓的“品”,便是综合士人的品德、才能够来,评定等级,所有的等级一共分为九品。

所谓的“状”,则是那些中正官,对于士人德才的评论之类的。

说白了,九品官人法选择人的前提,就是世家大族,也只有世家大族,拥有选拔的权利。

此法一出,便彻底断绝了寒门士子与平民百姓做官之路,直接保证了豪门贵族千秋万代做官的权利。

只要豪门不落魄,他们就有做官的资格。

此法一出,世家大族们自然是欢欣鼓舞,一个的上书,赞扬刘备的英明神武,更是死心塌地的选择,站在刘备一旁。

不仅仅如此,徐州附近的世家大族,也纷纷站队,派出家族子弟,投靠刘备。

恰在这个时候,在陈登与陈群的谋划之下,徐州各地,也夸刮起了劝进之风。

各地的官僚纷纷上表,劝刘备以汉室后裔,登基称帝,延续大汉江山。

刘备自然是再三的谦逊,始终不可称帝。

经过预一番舆论造势之后,在陈群与陈登二人的安排之下,

徐州各级文武官吏,全部都来到了州牧府邸,集体上书,劝说刘备称帝。

府邸当中,刘备望着台下的文武众人,一脸诚恳的模样,眉宇之间,闪烁出一丝窃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