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琵琶剑歌 > 第六十四章 梅花山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岂有此理?

这是什么规矩?

这条河是他们家的吗?

再怎么说,也不用杀人吧?

华歌心里虽然这样嘀咕嘀咕,其实,早在那人的牙缝儿里迸出半个“滚”字时,华歌就已经准备撒开脚丫,开路走人了。

一口气跑得不见人影了,华歌“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停步四面张望。

蔚蓝的天空,轻轻飘浮着朵朵白云,绿油油的田野,一眼望不到边际。

远处的田梗间,可以看见三三两两农夫在荷锄耕种。

禁地?擅入者杀?

为什么?这个古里古怪的人是谁?

华歌边走边想,时而停下脚步,回头张望,那就是梅花山吗?哪里有什么山哟?更不用谈什么梅花,就连丘陵都算不上,只有一条长长的河,一片宽阔的斜坡上面,有一片长长的柳树林而已,这是什么梅花山?

不管他,现在得先过了那条河再说。

这条河还是有一点宽的,最宽处大约有五六十米,最窄的地方,看上去,差不多也有三四十米,看看那碧蓝的河水,就知道河水肯定非常深。

要是河上有一座桥,那就好了。

河过不远处,就有几个农夫在田间耕种。

华歌快步走过去,远远的看那些人,头戴斗笠,身穿古朴的土黄色交领麻布裋衫和短襦裤,腰系着粗布黑带,胳膊上的衣袖高高卷起,挥动着农具,正在卖力的干活儿……

“老伯,”入乡随俗,华歌双手作揖,客客气气说话:“请问老伯,如何过河,此处,哪边有桥啊?”

几个农夫抬头看着华歌,发现这白面后生居然是从梅花山方向来的,他们吃惊地停下手中活儿,面面相觑,其中有一个身材健壮的黑脸汉子,抬起手,指向背后……

哦,这意思就是说,那边应该有座桥。

“多谢老伯!”华歌拱手一礼,快步向那个方向走去,沿着这条河走啊走,走啊走,走了好远,远远望去,除了这条静静流淌的白花花河流,就是两岸黑压压的密林,还有无边的莽莽原野。

一白二黑,两岸西风无瘦马。

哪里有桥?根本就没有桥嘛!

他们不会是在骗我吧?华歌想了想,或者是沟通有问题,是不是没有说清楚呢?还是问清楚了再走,免得语言不通,容易搞出些误会。

遥想中学时代,自己的古文还是学得不错的,和几个农民沟通沟通,应该没有问题。

华歌加把劲儿,快步走回去,走着走着,湿淋淋地鞋子内,走得格叽格叽作响。

只见,那几个农民还在田间干活。

“请问老伯,”华歌还是客客气气的问:“小生路过宝地,冒然打扰,言辞不周,若有不敬之处,还望老人家多多海涵。”

农夫们反应迟钝,他们戴着宽大的斗笠,黑乎乎映衬着黑黝黝的脸,显得眼睛贼亮,却一个个手扶锄头,愕然而望,没有搭腔,其中一位年长者抬手搭起凉蓬,遮挡阳光,眯缝着眼睛,瓮声瓮气,随口应合:“客气了,不必多礼。”

“敢问老伯。”

“有话请讲。”

“小生冒昧,方才相问,可否过河?”

“然也,”那个粗黑农夫停下手中的活儿,煞有介事的大声问:“为何还不过河?”

“无法过河啊?”

“谁说无法过河?”

“老伯请看,河上并无一座桥。”

“河上有桥?谁说河上桥嘢?”粗黑农夫撇了撇嘴角,笑了笑。

华歌一听,这就觉得奇怪:“无桥焉能过河?”

农夫黝黑的脸上似笑非笑:“无桥亦可过河。”

“无桥如何过河?”

“游水过去,”粗黑农夫伸出挂着泥浆的粗壮胳膊,手指河心:“此处最浅,水深不到三尺,片刻之间,安然渡河。”

哽意喷胸口,噎字在喉,不知所言。

哦靠,这不搞笑吗,你看我像搞笑的样子吗?

华歌双眼干瞪着几个农夫,又好气,又好笑!瞧瞧那一本正经的模样,文绉绉的,说话也不怕绕口,简直是咬文嚼字,古人都是这样说话吗?就连农民也是文绉绉的?

农夫们相视哈哈一笑,抹一抹脸上的汗,甩开膀子继续干活去了。

怎么办?过河,还是不过河?

华歌背着手,在河过走来走去。

西边的太阳,已经渐渐西下,日暮的原野上空,飘浮着一缕缕灰白色的漫雾,渐渐浓郁起来,田野深处的农夫们已经越来越少了,其余的人正在收拾家伙什儿,准备回家。

过就过吧,不就是一条河吗,不就是游过去吗?

华歌相信,自己的游泳水平不说是一流,也是一流半,绝不是二流水平,不费吹波之力,还是能够轻易地驾驭这条河。

拨波趟浪,在河的对岸,华歌吃力地拧着衣服,还没有完全拧干,就快速穿上,尽可能的远离河边,离得越远越好。

免得不知从哪里又窜出个什么横鼻子竖眼的家伙,缺乏幽默感,又来了,咬牙切齿地数落数落一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