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刀尖上的大唐 > 第9章 西征之一(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第7章,补了一张地图,供参考。

然后,好吧并不是见钱眼看,但基于有兄弟这么打赏,咱打碎牙齿也得再更一章

……

夏州南临无定河,北有乌水,水源充沛,河渠发达,宜耕宜牧,是块风水宝地。有唐以来,这里就是京北重镇,既是长安的重要屏障,也是大唐经营草原的重要节点。

自秦汉以来,河南地经营得法,则关中安泰。河南地一旦乱了,或者落于敌手,敌骑居高临下,随时能够威胁长安,乃至洛阳。

中国在这方面的教训惨痛。

如两汉内迁胡儿,常以河南地安置之,后来五胡乱华,亦有其因。

李唐在关中立国,自始便十分在意河南地。常从内地、中原迁徙民户,充实京北之地。

作为京北重镇的夏州,也一直是朝廷经营的重点之一。

当然,随着大唐的衰亡,这河南地如今已经是拓跋李家的产业了。

宋瑶埋怨郑守义动作慢,那是说他一路为了抢牲口耽误了行程,未能达到迅雷不及掩耳的效果,让李仁福有了准备,袭取夏州的奢望落空。但是,讲良心话,动作也不慢了。

至少,大军到达夏州时,只有部分人口逃散,大部牲口还在城外闲逛,庄户里的粮食,更是来不及搬进城去。

这个局面,让郑爷攻城是绝计不能,那就放开搞派捐。

职业武夫的战斗力那是非常爆表,拓跋李家不出头,牧民们哪有反抗之力?

损失惨重。

夏州倒是有个外廓城面积不小,郭屠子赶到时,本有不少牲口被赶入城中。可是郑大帅可不跟你将客气,来了就把精锐放在城外游荡,敢出城樵采,就一发打杀了,一点情面不讲,摆明了要使绝户计。

城里可不长草,畜生得吃啊。

要么饿死,要么冒险出城。

出城就被抢,不出城就饿死。

气得夏州人民不过了,骂骂咧咧地将城中畜生宰杀一空,这是要鱼死网破么?有那么几天,城中日夜传出畜生们的哀嚎,听得城外的郑大帅捶胸顿足,直呼“作孽啊”。

刘仁恭梦断魏博的教训太惨痛,郑爷不敢在坚城下久留,这次南下,本意就是抢一把就走。

这么一路,郑老板小几十万头牛羊已经到手,差不多了。岂料抓些冒死出城樵夫探问城中情况,获知城中确实空虚,宋瑶又在一边蛊惑,竟就说得老黑贪念大起,又不急走了。

郑大帅于是差遣辅军出动,将所得牲畜后送了天德军一大波,主力就在夏州以北掘壕立营扎了硬寨观望局面,看看是否有隙可乘。

李仁福看城下这般惨样,自忖打是打不过地。

去年以来,夏州几次动乱,自相残杀,精壮死了满地,现在也就凑得三二千人。这点人马,拼死守城还凑合,出门浪战,哪有这个胆子。

好在城中存粮不少,又杀了这多牲口,粮肉一时不缺。李仁福便一面小心防守,一面派人赶紧往梁朝搬求援兵。他三月上台就遣使拜了码头,我家认你梁朝为主,这等紧要关头,天子你不能不管吧。

夏州城里不敢出兵,边上银州倒是派出一支军马过来,却被老黑打了个伏击。

从银州过来主要就是沿着无定河谷走,两边是山,中间是沟,打伏击很方便。过程不表,总之是损失近半,灰溜溜地跑回去了。

经此一事,定难军老实了。

都晓得来了个身高一丈的黑煞神,全都缩在城里不露头。

定难定难,一定遭难呐!

这般到了七月,就又有人来。

南边来一支,东边来一支,可惜都是来打秋风的。

先说南边这支先到,大旗上一个斗大的“李”字,是邠州李继徽。

也就是杨崇本。

这厮本名杨崇本,拜李茂贞做干爹改名李继徽,但这些年一会儿叫李继徽,一会儿叫杨崇本,叫啥全看大哥是谁。刚刚投降朱三哥的时候就叫杨崇本,如今又改回李继徽了,这不是得跟着干爸爸在关中混么。

他怎么来的呢,当然是干爸爸李茂贞有令。

关中诸蕃镇,不是站队岐王李茂贞,就是站队梁朝,这夏州就偏偏投靠了汴梁。听说夏州内乱,李茂贞就很动心,一直想来偷一把,又一直不得空,主要是被刘知俊捶得没脾气。

哎,结果今年峰回路转,突然朱三的大将刘知俊反了,来投凤翔。

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么,可把李茂贞乐坏了。

刘知俊突然造反,派兵堵了潼关,还邀请李茂贞取长安。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岐王立刻就发兵去抢长安,同时让干儿子李继徽看看能否把夏州拿下。

这事儿李继徽愿意啊。

他的这个邠、宁,南边挨着长安肯定不能自己碰,西边是凤翔,那是干爸爸的老巢,只能向东向北。向东嘛打不过,但是夏州党项人,趁他病要他命,李继徽还是有些信心地。

于是李继徽一刻也不耽误,点起六千步骑就奔夏州而来。

这是南边一路,东边一路就更稀奇,竟是薛阿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