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异界大文豪 > 第二百零三章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零三章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上

“说什么”

“没什么呢”

对于周晴天的话,任一生有些心不在焉。

“快到我们了”

“是啊”

“那走着啊”

于是几人就走进去烧香了。

“我们这里有头香,高香……”

就在一行人进去之后,在买香的时候,负责卖香的师傅开始向他们开始介绍各种香,这样子颇有销售员销售产品的架势。

“你们这的香都有什么说法啊”

就在周晴天和江鸠一言不发的时候任一生开口了,他觉得烧香就像做生意一样得讲究一个明明白白,不能稀里糊涂的乱烧。

“上香之时,为了,专门突出,我们的心愿。如,我就想求平安,别的不在意,那么,就会出现“平安香”

然而周晴天出现了,然后一副任一生没有见过世面模样给任一生进行解惑。

开智慧香:一般,据说佛教上古时期,文殊菩萨代表智慧。因此这香就是给这位烧的。所以,考生,父母为孩子求学,一般会,在,文殊殿,或者吗,文殊菩萨像前,上“开智慧香”也叫“开智香”,“增智香”,“开慧香”等。

至于求子香吗,一般,都在观音殿,或者观音菩萨那里,上香。求子,或者,已怀孕者,保母子平安。

然后就是增缘香,害你的人多,帮你的人少,一般,会在,观音菩萨,或者地藏菩萨那里,上这个香,用来,增加善缘(友好的缘分),助缘(帮助的缘分),避除,违缘(恶的缘分1),障碍(有捣乱的)。

对了,还有求财香,也叫发财香,就是,求财用,把钱,招到你家。

“打住,谁问你了,我问的是这个吗”

任一生表示你个吊人不要随便跳出来装杯,不然我K你啊。

“俗不可耐,大师,有没有高雅一点的”

任一生其实是故意恶心周晴天的,同时也是为难一下卖香的师傅,然而他没有想到这卖香的师傅真的有两下子。

香从心生,心由香达”,焚香礼佛,本意是出于对诸佛菩萨的恭敬,所谓“心诚则灵”,其实礼佛,心香一片就足矣。但是,我们凡夫愚痴,不知心佛及众生,三者无差别,觉得只有经由媒介,才能与诸佛感应道交,于是就假借了“香”。

所以,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名目众多的香,诸如发财香、平安香、富贵香,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实际上,焚香即“香供养”,佛门中也有三种香,烧好这三种香,不求功德,而功德自然成。

靓仔:玩脱了吧。

任一生:你走开,别多管闲事。

第一种,戒香。

《华严经》云:“若能具足持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一个清净持戒的人,本身就有无量福德。戒律能护持学佛人,不被外界干扰,以致退失菩提心,若能清净持戒,这是诸佛如来都要赞叹的。

因果不空,事出必有因,在佛前有所求,纵然应验了,福报也耗散了。常言道“福尽则祸至”,祖师告诫众生要勤耕福田,意义正在于此。但是,如果只耕福田而不知持戒,福报同样会漏失,如同有裂纹的钵盂,法水难存。所以,持戒就是在积德累福,烧好戒香,功德自成。

第二种,定香。

何为定呢?师父曾给我讲过这样一则故事:曾有行者在山中静坐,电闪雷鸣中不为所动,鸟兽在旁心不惊惧,他自觉功夫已成,便收拾行囊下山去了。来到闹市,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农夫不小心踩了行者一脚,这位修行人顿时勃然大怒道:“你这老东西,怎么敢……”

学佛人修禅定,功夫不能只做在禅堂中,也不能只落在表面上。焚香礼佛,要从有相的香,到无相的香,最后回熏自我。香象征清净,能除心中一切杂染垢尘,烧好定香,内心清净,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才是心佛相合的境界。

第三种,慧香。

长跪佛前,我们有形形色色的祈求,尽管有“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的说法,但是也不要忘记“佛说一切法,为度一切心”。烧香礼佛,不要执着于所求的事或物,而应观照能求的心。

经中有言,佛法是“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也就是说,求佛的过程,要从有求到无求,从自私自利,到普利众生,乃至最终悟入佛之智慧。烧好慧香,不执着于事相,以焚香表法摄心守意,目的在于开智悟理。譬如烧卧香表众生平等,烧盘香表圆满自在,总之法法平等,皆得解脱。

我心如烟,烧好“戒定慧”三香,自然福慧具足,善根增长,法喜充满,功德无量!南无阿弥陀佛。

“大师,好学识啊”

“行了行了,进去烧香吧”

就在这时江鸠已经买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