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 > 第245章 李邦宁的毒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近一个多时辰的长谈,君臣二人终于如何限制官员士绅田产数量以及如何安置流民等事情敲定下来。

“蒙卿可愿意主持广南东路的土地改革事宜?”赵昺问道。

蒙英昴的内心是苦涩的,一旦此事进行下去,自己便成了天下士绅们的头号公敌。

官家这是要把自己放在火炉上烤啊。

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事到如今蒙英昴也没有了选择,只能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想法硬着头皮走下去了。

“臣愿意,臣一定竭尽全力。”蒙英昴苦笑着说道。

“如此,朕就把整个广南东路清查田产、赎回超标田产的事情交给卿家你了。卿家当以天下百姓为重,不负朕望。”

“臣遵旨,臣一定竭尽所能不负官家重托。”

……

“李总管,你说这蒙英昴的话有几分可信?”赵昺坐在那看着蒙英昴的背影,头也不回地问道。

“官家,依老奴来看,蒙英昴此人的话绝不可信。老奴的话过于直白,请官家勿怪。”李邦宁走上前,略微低着头,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哦,这究竟怎么是怎么回事?”赵昺侧目道。

李邦宁的话有点超过赵昺的预期了,如果是说不完全可信的话,赵昺还能理解,可李邦宁一上来就直接全盘否定,让赵昺大吃一惊。

“官家圣明,老奴自打十一岁的时候便被家父送入这宫中,到如今在这深宫高墙之内已经整整二十九年了。”

现在是祥兴二年也就是1279年,二十九年前是1250年,也是宋理宗淳佑十年。这一年宋理宗昏昏老矣,再过十四年宋理宗驾崩于临安行在。

宋理宗三个儿子皆夭折,大位由其侄子赵禥继承,是为宋度宗。

宋度宗在位十年,宋朝在经历了这更加黑暗的十年,终于灯枯油尽,步入宋末三帝时代。

“哦,这么说来李总管是在淳佑十年入的宫,如此算来你也算是这宫中老人了。”

“官家圣明,老奴正是在那时入的宫。”李邦宁回道。

“一入宫门深似海。呵呵,三十年,人生有几个三十年?”赵昺自言自语,嘲讽地说道。

“……”一入宫门深似海,李邦宁可不敢接这话。

“李总管刚才说蒙英昴的话不可信,是何道理?”赵昺抬头看了一眼李邦宁。

“官家,老奴在这深宫之中长达近三十年,从倒马桶开始做起,一路走来,见识了太多的尔虞我诈,见识了太多的阳奉阴违,见多了笑里藏刀……三十年来,倘若老奴轻信他人,恐怕坟头上的野草都能长出数米之高了。”李邦宁咧着嘴,自嘲道。

此“马桶”非后世的“马桶”。

年轻读者可能不了解,会有疑惑这写的什么玩意儿啊,还倒马桶?马桶怎么倒?

前方高能,这一段比较有味道……

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缺一不可!

“圂”(hun,四声。)一头猪居内,四面被围着,猪圈之意。

秦汉时期,厕所和猪圈是合二为一的。在猪圈上面搭个棚子,去厕所的时候,就要爬到猪圈上面。

所以去厕所又叫“上厕所”。

另外从方位上讲,华夏讲究“上北下南”。古时,厕所一般在院子的北偏东,所以又称为“上厕所”,或者“上茅房”。

与此对应的是,厨房都是位于庭院的南边,并且是独立出来的。这样既避免了烟熏火燎,又可以防止走水。

故而,去厨房做饭又称为“下厨房”。

华夏的每一句话都是颇有理论依据支撑的。

可不像西洋那帮鸟人连文字都没有。

白天上厕所还行,但是到了晚上就不方便了,黑灯瞎火的也看不见路。

这个时候“马桶”就显得非常重要的,可不要小瞧了这玩意。

在秦汉时期,宫中出现了一种叫“虎子”的物件,其形状像一个趴着了的猛虎。其开口很大,供人们小便使用。这也是最早的“马桶”雏形。

到了宋朝,出现了更高级的,可以大小便通用的“木马子”,简称“马子”。

据说这个名字还是大文豪欧阳修给取得雅称。这是一个带盖子的木制圆桶,桶壁很厚实,人可以直接坐在上面。

并不是像后世塑料水桶那样,薄薄的一层。

宫中或者达官贵人的“木马子”做工就比较精良了,乡野之间普通百姓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木桶罢了。

到了清末,那位的“如意桶”就更绝了,独一无二的存在。

已经不是圆桶形状了,为长方体,上面开个“孔”,就如蹲厕一般的那种。

“孔”的上面铺设精美柔软的宫锦绒缎,极尽奢侈,而且这锦墩还是一次性的。

在后面就是水冲马桶,以及更先进的智能马桶了。

“哦,说详细一点。”听到李邦宁的话,赵昺也来了兴致。

“官家,依老奴看来,这件事蒙招讨使做还是要做的,如果不去做便是与官家为敌,这种情况断不可能。但至于说做到什么程度,那就不好说了。况且……”李邦宁看了看左右,欲言又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