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卡牌:我的本命卡变异了 > 第104章 城外大型产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些情况金乐干预不了,他的身份地位能力,还不到左右这种大势的程度。

能做的只有眼前的工作,培训班的事情推进的很快,钟灵得到的支持力度很大,相继派来了三个老师,分别负责甄选,早教和补习。金乐了解到这三个老师,竟然全都是从银光城卡牌学校抽调的老师,银光城财政负责他们的工资。其中负责甄选的老师,甚至是一位制卡师。另外两位老师,也都是拥有丰富教育经验的卡师。

金乐恍然有种他当了银光城带路党的感觉,他带来的这些地球上的教育乱象,好像给银光城从城外抢夺人才提供了新的,更高效的思路。

他不由想起他太爷爷至今还被窝棚区居民骂作南门镇的叛徒,说他出卖了南门镇,跟银光城换来了两条街。

以前金乐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因为从他的角度来理解,想卖南门镇还真不容易,因为根本卖不出去。如果银光城愿意接收南门镇,太爷爷将南门镇卖给银光城,简直就是做了一件大好事。所以出卖一说,根本毫无逻辑。

现在他却开始反思,明面上的卖肯定没有,但是不是部分出卖了南门镇居民的利益呢?

他引入这些教培模式,相当于将南门一带拥有天赋潜力的孩子拱手送到了银光城面前,会造成城外持续流失优质人才资源,持续为银光城输血。

反复思考之后,金乐否认了这种想法,就算他不这么干,南门镇上大多数有点天赋的孩子,其实都会被埋没,那个神秘组织的落后培养模式,不足以将所有孩子的天赋开发出来。这些人力资源不开发,就只是资源,开发出来才是人才。

从个人角度,他带给了无数孩子改变命运的机会,但心里却总是有点过不去。他知道这是一种叫做立场的东西,他的立场始终站在城外,大有一种我的苗宁可烂在地里,也不让银光城白白捡走的情感。这情况很狭隘,不大气,却是人之常情。

这种带着立场的情感,在金乐确定他的做法没错之后,依然不自觉的开始思考,如何能在银光城的人才掠夺之下,为城外保留一份独属于自己的人才资源这个问题。

下半年,金乐在顺利推动这些工作的时候,银光城和诡异之间的战争,如他所料,陷入了被动。而且呈现胶灼之势。

吃过一次大亏的银光城,哪怕重新控制了西方战区,疏通了通往铁山城据点的交通,也不敢过于抽调这里的防卫力量。不但西方战区如此,其他地区,十二个前沿基地都被迫保持可观的防卫力量。因为诡异神出鬼没,哪怕知道对方在大多数地方的出现都是虚晃一枪,银光城却不能不全面设防,银光城无法再次承受一次前沿基地失陷的风险了。

因为全面布防的原因,就无法集中力量一点突破,面对南方战场也只能被动防御,无法主动出击。即便如此,兵力依然捉襟见肘,所有军队人员,不管是城卫军还是银光卫,都取消了休假,也无法进行合理的轮换。

在这种形势下,或许迫使银光城加紧了对城外卡师资源的掠夺,才有了钟灵推动,金乐执行的这种培训模式。这种模式不止在南门出现,将银光城周围所有聚居区都覆盖进来。相当于将整个城外地区,全都纳入了银光城的卡牌教育体系。

战场的持续焦灼,还给金乐带来了另一个收益,那就是银光城的油料价格持续走高,农场的收益大幅度提高,且没有下降的趋势,未来预期持续看涨。

一个盈利的事业,往往不会缺投资,有的是资本削尖脑袋想往里钻。

以前做不到,不是没人想,而是想的人推不动,比如田园只能干想,没人会愿意投资几十万开辟城外农场的,有的是更赚钱的买卖等着他们。有能力推动,也愿意推动的,又因为各种原因不方便去做,比如银光城的农业公司,他们倒是想在城外投资,但他们受到银光城的严格监管,不方便以自己的名义出面。

金乐成了那个打破僵局的人,他不在乎收益,投资兴建了农场,在银光城控制农业生产的战略链条上,撕开了一环。最终魏校长出面,及时封堵住了这个缺口,但却造成了一个既定事实,城外出现了一个新的产业。

这个产业在战争的消耗下,变得持续热门起来,能分享这笔红利的,除了金乐,就是跟金乐合作的星星农业。

星星农业以前想干,现在也想干,但不方便干,干不成。即便是银光城,在从来不管城外居民的情况下,贸然强势介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金乐现在已经知道,城外可是有一个神秘的卡师组织的,这个组织可以默认银光城在城外招收一些他们消化不良的卡师人才,能默认银光城的势力全面渗透吗?

卡师力量之外,街区这种依附于银光城的世俗力量,当银光城能为他提供利益的时候,可以帮助银光城制衡人口庞大的窝棚区,可当银光城全面渗透,直接插手的时候,他们还能跟银光城站在一边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