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卡牌:我的本命卡变异了 > 第130章 你不想你儿子出事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0章 你不想你儿子出事吧

农场工程推进的异乎寻常的迅速,四大公司可谓下了血本,他们旗下的所有技术力量几乎都调到了城外农场工程上,还雇佣了大量其他工程队伍。

每天有三十多万人在工地上劳作,这些人当然大都来自城外的窝棚区,如此大规模的投资,一时间让整个城南地区都跟着受益。如果有明确的经济统计,估计因这笔投资带动,今年的经济能增上十几个点以上。

以四大公司出面组织施工,几乎可以说动员了银光城的所有民政力量,军队提供了安全保证,以及大量廉价材料,这其实就已经相当于银光城集全城之力在做这件事,甚至还将城外都囊括了进去。

所以工程推进的非常快速,暑假结束前四十万亩的五层结构,十五米高度的农场就全部竣工,紧张的播撒第一批油料种子。一亩油料作物大概能榨油100公斤,四十万亩多层种植后,这个农场将能收获60万吨燃油。

这个结果当然是好的,可背后的博弈,影响深远。四大公司看似积极推进,其实慌得一批,他们支持的那些市政委员,无一例外全都下台了,牵连了一大批人。四大公司这时候还不拼命,他们家的富贵估计也就要到头了。为此不惜将以前的狗都牵上了席面。

不过也有一些小的插曲。

一边推进施工,作为管理者,田园也在积极培训工人。四十万亩土地,以后常用的工人就需要4万人。其中的技术人员都开始缺乏,街区常年在城里农场工作的务工人员,但凡能拉过来的,基本都被他拉了过来,但也只有千人规模,能做技术骨干,真正干活的,还得大量培训新员工。

急着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还有人给他拆台。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农场的大规模动工,让有的人误以为开农场是好买卖,于是偷偷搞起了小动作。

刘家窝棚的当家人刘维明也悄悄在刘家窝棚所在的第七区窝棚边缘圈占了一万亩地,组织人力开工建设。不知道他这笔钱从哪里来的,但人他选择挖田园手下的骨干。

有田园的示范效应在内,一些自认为技术不比田园差的就选择了跟刘维明合作,为此田园一气之下找来了金乐撑腰。

没想到一向强势的金乐,这次却没有选择来硬的,反而是让黄强把刘维明请到茶楼,跟田园一起,几人摆茶商量。

金乐竟然支持了刘维明的行动,但是为了顾全大局,保证给军队供应油料的农场能够顺利生产,要求刘维明暂时停下挖人的动作,之前挖的人足够他先经营一千亩农场了。

刘维明对此很意外,但没有不答应的道理。金乐还很热心的提醒他这件事中要注意的困难,提醒他最好能得到银光城某些势力的支持。

但这件事只持续了不到十天就戛然而止,刘维明主动放弃了这项业务,开除了那几个被他招募的技术工人。

不是刘维明不想做成这件事,金乐在城外闹出的动静,说不羡慕是不可能的。他确实怀疑建农场能赚大钱,不然不会有数以千计的街区工人给城里农场打工,还能赚到每天5个银币左右的工资。金家少爷更不可能投入这么多搞这件事。但真正让他积极来做这件事的原因还是有人出了一笔钱让他来做,刘维明有钱,但他有自己的路子,比如在窝棚区放高利贷。但有人出钱让他搞,他觉得自己也能搞得成,街区的那群商人怕金家少爷,他可不怕。

别说金家少爷了,就是当年的老金老太爷又怎样,他老刘家还不是站出来跟对方打。金少爷能在城外做的,他刘维明也能。可惜的是,摊子刚刚搭起来没多久,就有人上门了,给他两个选择,一个是跟着农场一起去死,一个是老实关了农场活着。

他连来人什么身份都不知道,但对方是几个卡师,他刘家的打手在人家面前,没有任何反抗之力。他想起了金少爷的提醒,小心银光城某些人会干涉。

老刘就不懂了,他好好的在城外的土地上营生,碍着银光城什么事了,他很不满,但不敢不从。这时候才知道,金少爷能做的,他刘维明真做不了。这一刻,他比所有人都最先意识到,这位少爷现在是一个有权力的人。所谓权力,就是他能做的事,别人不能做。

刘维明都做不了的事情,南门镇上真的很少有人能做了,于是再也没人打农场的主意。

这倒是让金乐有点遗憾,他还想看看,经过这么大动静,银光城是不是放弃了所谓的粮食控制战略呢,结果没想到他们迫不得已让金乐参与进来,还要强逼着四大公司介入经营,当第三家出现的时候,他们依然果断干预,就像当初金乐拉起一个小农场之后一样,不同的是,金乐有学校罩着,他们通过校长商谈,让金乐的农场保证不生产粮食后默许了农场的存在,可面对刘维明,直接解决这个制造问题的人,显然比解决问题对他们来说更容易一点。

刘维明的结局意味着银光城依然没放松通过粮食控制城外两千万人的大战略,这让金乐感到有道紧箍咒箍在城外所有人的头顶,不摘下这个紧箍,所有人就别想过上有一天能吃饱喝足的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