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四合院里的道士 > 援助越南抗法战争 参考资料 仅供历史教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援助越南抗法战争 参考资料 仅供历史教育

援助越南抗法战争

网络收集 参考资料 仅供历史教育

越南抗法战争,又称第一次印度支那战争或法越战争,是越南独立同盟会为使越南独立与法国进行的一场战争。

时间跨越1945年9月至1954年7月。

战争大致可分为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防御阶段(1946年12月—1947年12月),越军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将队伍一分为二:一部分打阵地防御战,正面狙击法军进攻;另一部分则转移到农村,开展游击战,消耗法军有生力量。

1947年,越南军民发扬“决战决胜”的精神,在诱敌深入之后,展开游击战和运动战,于12月23日粉碎了法军的进攻,收复宣光等地,取得了越北战役的胜利。

1948—1949年冬春,越军在东北、西北、罗江、洮江等战役中取得了胜利,解放了大片国土。

1950年,7月中国陈庚将军带队支援,(在此之前我国也派出过,罗贵波等军事指挥顾问团援助。)边界战役取得胜利,标志着北部的军事主动权已转移到越军手中,也标志着越南抗法战争由战略相持阶段,正式进入战略反攻阶段。

1950年8月,又派以韦国清为首的中国军事顾问团入越,长期协助越军作战与建设工作。

1954年3月13日至15日,越军发起第一次进攻,突破铁丝网和地雷阵,冲进3个防御中心。

1954年3月30日,越军占领奠边府东区高地,5月7日进攻中区,占领法军指挥部,活捉法军司令戴加斯特莱准将及其司令部、参谋部全体人员,近万法军投降。

具有历史意义的奠边府战役胜利结束。

1954年6月,纳瓦尔离开越南回国。

解放后我国人民解放军,为护卫国家人民安全,多线同时开战,不仅是人尽皆知的抗美援朝,还有这同样史诗级的,援越抗法战争。

1950~195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对越南人民抗击法国殖民主义侵略提供的军事援助。

越南1884年沦为法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取代法国统治。

日本投降后,越南人民举行“八月革命”,成立越南民主共和国。法国为恢复其殖民统治,于1946年派远征军入侵越南民主共和国。

越南政府被迫转入山区坚持抗战,处境困难。

1950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访问中国,代表印度支那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向中共中央,提出援助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请求。

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表示,尽管新中国刚刚建立,面临很多困难有待克服,但一定尽力向越南人民提供抗法战争需要的一切援助。

随后,派罗贵波为中共中央联络代表,于3月上旬抵达越南北方根据地,负责联络和协调对越援助事宜。

1950年1月18日,中国政府第一个承认越南民主共和国,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苏联东欧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先后与越南建交,从此,越南抗法战争获得了极为有利的国际条件。

这一天,后来被定为越南人民“外交胜利日”。

1950年1月底,胡志明秘密访华,代表越共中央,请求援助。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根据胡志明的请求,作出了全面援越的重大决策。经双方商定,首先发动边界战役,扫清边界敌人,以便把物资送到越南。

9月16日,越军按预定计划向东溪发动进攻。

9月18日,全歼东溪守敌300余人,活捉东溪法军指挥官。边界战役首战告捷!东溪守敌被歼后,高平法军指挥官沙东上校率部弃城南逃;七溪法军指挥官勒巴上校带领2,000多人北上迎接。

为了消灭这两股敌人,陈赓指挥越军在东溪附近布置袋形伏击圈,先吃勒巴兵团,再歼沙东兵团。

这是一场十分艰苦的山地战。越军战士连续战斗9昼夜,紧紧咬住敌人,不让他们会合。

10月8日,越军发动猛攻,勒巴兵团全军覆没,勒巴和他的参谋部全体被俘。

次日,沙东兵团也全军覆没。这是越军打的第一次大歼灭战,全歼法军8000余人,生俘法军3名上将和许多中下级军官,缴获大批粮食和军用物资。

河内法军司令部惊慌失措,急命七溪、那岑、同登、谅山、老街守敌全部由山区向南撤退,集中兵力防守红河三角洲,北部边境的法军防御体系全线崩溃。

边界战役,打通了长达1000多公里的中越边界,解放了高平、谅山、老街、太原、和平5省,使北部中央根据地与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连成一片。边界战役的胜利,标志着主要战场(北部)的军事主动权已转移到越军手中,也标志着越南抗法战争由战略相持阶段进入了战略反攻阶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