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草根之官道风流 > 第165章 各怀鬼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自从尚国峰感觉到生产养花卉专用肥料土具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潜藏着巨大商机。他就一直留意考察在何地建一个养花卉专用肥料土合适,无论出差到任何地方他都留心观察。

一天,尚国峰和公司手下一起出差路过洪桥镇,当尚国峰见到公路两边黝黑的肥沃土地时,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情不自禁叫道,“黑土地!这里怎么也会有黑土地呢?靠边停车,我们下去看看。”尚国峰有点兴奋。

车辆缓缓靠向路边并稳稳停下之后,尚国峰心急如焚地冲向附近一块没有种农作物的裸露着的田地。他脚步匆匆,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亟待解决。

来到田地边,尚国峰毫不犹豫地蹲下身来,伸出右手迅速抓起一把黝黑肥沃的土壤,并将其紧紧握在手中。接着,他瞪大眼睛,全神贯注地凝视着手中这把看似平凡无奇的泥土,仿佛要透过它看到隐藏其中的奥秘一般。

他仔细端详着每一粒土壤颗粒,用手指轻轻摩挲感受它们的质地和温度;又凑近鼻子闻了闻那股独特而质朴的气息,试图捕捉到这片土地所散发出的生命力与故事。此刻的孟凡超宛如一个执着探索自然之谜的科学家,对眼前这捧黑土充满了无尽的好奇与敬畏之情。

“一两黑土二两油”这是人们对东北黑土地的赞誉。尚国峰当初发现生产养花卉肥料土有巨大商机时,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国东三省的黑土地,当时他连考虑都没有考虑,就带上助手直奔东三省,他在那跑了10多天也没跑出个结果来。

东三省的黑土地是我国着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国家从粮食安全战略考虑对黑土地制定了严格的保护政策,尚国峰了解后深知那儿的黑土地他碰不得,若在那把黑土加工后当养花卉专用肥料土运出东3省那几乎不可能,就是运出来可能也会招来牢狱之灾。所以在东北建厂他不得不放弃。因为他知道有些钱能挣,有些钱即使再好挣也不能挣的。

今日出差路过沂水县洪桥镇意外发现这种特别适应生产养花草的专用肥料土——黑土,不得不说他真是惊喜万分,这儿不是东3省,不可能也制定像东3省那样严格的管理和限制措施。

只要政策稍有松动之机,他便能如鱼得水般地抓住这个机会,并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与敏锐洞察力,将宽松的政策运用到极致。毕竟对于一个商人而言,追求利润最大化乃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本性和永恒不变的目标。在商场如战场般激烈竞争的环境下,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商机、挖掘潜在市场并灵活应对各种挑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丰厚回报。而当政策变得相对宽松时,这无疑给了商人们更多施展拳脚的空间和自由,让他们能够大胆尝试创新经营模式、拓展业务领域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等一系列举措,从而实现自身财富增值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因此,面对这样难得的机遇,相信任何一个有远见卓识且雄心勃勃之人都不会轻易错过!

尚国峰离开这片黑土地匆匆赶往目的地把事情办完,又匆忙返回洪桥镇。他来到乡政府直接找到镇党委书记孟凡超。尚国峰主动亮明自己身份,“孟书记,我叫尚国峰,这是我的名片。”尚国峰主动把名片递给孟凡超。

孟凡超接过名片看了一眼道:"原来是尚老板,这么远的距离跑到我们这穷乡僻壤不知有何贵干?"

"孟书记,久闻您的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其实我这次前来呢,是怀揣着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我对咱们这个镇子可谓是情有独钟,所以特别希望能够承包镇上的一块土地,来搞一搞农产品的开发项目。而且哦,我打算走绿色、环保、健康路线,专注于种植那些不施农药的有机粮食和蔬菜!您看怎么样?"尚国峰为了与之套近乎,说出的话恐怕他自己都有点不相信。

尚国峰想走的是"先斩后奏″的路线,他的想法是第一步先把土地承包下来,然后再和当地领导进行私下沟通,通过变通手段取得他们默认后再实施下一步计划,建个有机土杂肥加工厂,以黑土地为主要原料,然后源源不断地发往全国各地。

“尚老板,想搞扭转土地承包,这是符合当下上级要求精神的,不知你想承包多少亩,每亩土地承包费能给多少?”孟凡超问。

尚国峰一听,看来此事有点眉目,只要他党委书记答应,这事基本上就定下来了,在镇里党委书记是老大是主角,其他都是小弟是配角。在商界混了这么多年,官场上事情他还是有所了解的。既然孟凡超松口,而且有出租土地的意向,那他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不放,趁热打铁,力争把土地承包权拿下。

尚国峰对于土地承包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希望,甚至有些急切地想要获得土地承包权。他心中充满了渴望,仿佛这块土地就是他实现梦想的关键钥匙。然而,这一切都没能逃过狡猾如狐的孟凡超的眼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