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武侠 > 琴剑奇录 > 第四章 突出重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白马是草原百里挑一的白牺骏马,奔跑起来速度飞快,是吉雅一家为感谢卓青飏雪夜杀狼救命之恩的馈赠。卓青飏已与那白马相处日久,情谊深厚。老人见卓青飏踌躇不定,道:“就算你不送我,你也没法把它带到江南去。”

卓青飏道:“老伯,我可以给你银两。”说罢又补充一句,“多给你银两。”

那老人不动声色,道:“多少?”

卓青飏道:“十两,十两银子。”

老人抬起扇子直敲他的额头,道:“十两银子,你以为我是穷叫花子呢。”

十两银子,若节约些用足够一家人过上半年,而那老人却觉得寥寥。卓青飏一筹莫展,想到边疆一带人们交往之中往往有互为承诺的约定,道:“晚辈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晚辈把这匹白马寄养在老伯这里,先付上十两银子。三个月内晚辈前来赎回,到时候马匹无恙,晚辈额外奉上五十两银子。当然这段时间,老伯有犁田、行路、拉车的需要,也可使用此马。老伯,你看,这马的脾气可好了,还有,你看它膘肥体键,能干不少活呢。”同时心想大师兄江南也有庄园,到时候和大师兄借些银子便够了。

那老人没想到这看似愚蠢的小子竟然提出这样两全的建议,加起来六十两银子也的确很有诱惑,不由地暗笑一下,道:“如此的话,也倒是可以。”两人议定,那老人端出两只粗碗,盛了一碗粥给卓青飏,道,“喝一碗粥,我们即刻出发。”

那老人也自己盛了一碗,蹲在码头上叹道:“世上薄情者众,重义者寡呀。”喝完了粥,老人牵起白马,道:“你在此处等我,且容我把马送回家中。”

卓青飏见那白马眼泪盈眶,知道它也不忍分离,便紧跟在后边一边行走一边抚摸白马的鬃毛,以安慰它。老人把马拴在一株树下,进屋对着妻子几声嘱咐,便戴个斗笠、怀中塞个蓝色包裹,转身出门,只见卓青飏与那白马站在树下,依依不舍,便道:“快快快走,再晚可就来不及了。”

卓青飏挎起包袱,再看一眼白马,扭头走出院门。两人登船,解开缆绳,放舟顺流而下。那老人虽然枯瘦,但是驾船经验丰富,撑着船桨在江水中如履平地。空中一声鹰啸,卓青飏坐在船头,回首只见青苇渡头已经站了四五十人,像是在寻找渡船,竟是炸毁谷口的那一伙人。

行舟要比翻山越岭便宜许多,卓青飏眼见两岸高山倒行,凉风习习扑面,没想到这大江的风光与那库库诺尔湖相比,竟然是另外一种奔腾不息的气韵。卓青飏道:“请问老伯贵姓。”

那老人站在船尾,眼望前方道:“别人都叫我老魏。”

卓青飏扯扯船中的渔网,道:“魏老伯,你是一直都在汉水中打渔吗?”

那魏老伯笑一笑,道:“汉水一狂叟,鱼虾满钓篓。我从小就在汉水江边长大,六岁就跟着我爹下江去,十岁那年,遇上大雨船翻了,我爹被冲走了,后来就成了我一个人打渔了,到现在算算,差不多五十二年了。”

卓青飏见魏老伯神色黯然,道:“我是个孤儿,很小的时候我的爹娘就被歹人杀了,后来我被师父救了回来,长到这么大,我却都不知道有父母是什么滋味。”

魏老伯悠悠长叹,道:“哀吾生之须臾兮,羡长江之无穷。寄蜉蝣于天地兮,渺沧海之一粟。”卓青飏除了读些昆仑武功的书籍,平时很少涉猎其他文学着作,自然不知道那老伯慨然所叹乃是苏轼《赤壁赋》的词句。

那汉水曲曲折折,多是险滩,过了白河,眼见就要到达十堰。那魏老伯伸手一指道:“前方再行上十里水路,便到武当的地界了。小子,你不会不知道武当吧。”

卓青飏张首望去,只见前方山脉连绵起伏,道:“武当是武林之中的泰山北斗,如雷贯耳,晚辈知道的。”

魏老伯道:“算你还有些见识。”正说着,忽看到前方江面上有条大船停住,并未张帆,显然是泊在原地的,江畔停靠了许多小船,岸上站满了百姓。卓青飏以为那是来往的客船,甚是高兴。而魏老伯见那大船船舷上旌旗招展,殷红的旗帜上绣着类似大蟒的灵兽,不但不是客船,只怕是朝廷特派的兵船。魏老伯道:“这条不是客船,是这一带清理江面的官船,我们要么就原路回去,要么就要闯过去,否则会连人带船被他们扣下。”

卓青飏不能折身回去,但又怕连累了魏老伯。那魏老伯见他一时沉吟,笑一下,却临危不乱,道一声,“坐到舱里,今日让你见识见识老魏的手段。”

说罢从那条小渔船的船帮上竟然张起几挂破布帆子,船帆一悬,小船一下子吃满了力气,乘风破浪,直冲下游。那大船上几人呼喊,见小渔船并不停下,竟然放下箭来。卓青飏伏在船舱,只听得“乒乒乓乓”的声音,几多羽箭都射中在船帮上,魏老伯挥出船桨纷纷拨开空中的飞矢。卓青飏见那船尾忽然冒出一股浓烟,原来官船眼见小船顺江飞行,想是难以追上,便投下火油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