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重返78:搞个科研,鹰酱怎么全慌了? > 第201章 破天荒的大事:企业入股企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1章 破天荒的大事:企业入股企业

“江城柴油机厂常年为江城汽车厂服务,现有产线只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另外还能为一些小型农用车辆生产柴油发动机。”

“你们将要承接的生产任务,是一种新型车辆的发动机,两者之间的技术差距有多少?你们是行业里的骨干和专家,我即使不说,你们多少能够猜到一二。”

“请问各位,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敢放心大胆将发动机任务交给你们?如果商务车发动机出现故障,北方机械公司投入大量人员和资金研究出的项目,会不会中途夭折?会不会被老百姓骂成是有质量问题的坑人车?”

众人脸色一个比一个沮丧。

话确实不好听,但又代表了一种毋庸置疑的现实。

江城柴油机厂没能力升级产线,更没能力扩大车间,引进新的生产设备。

林凯峰淡淡地说道:“自从国家停止向国有企业拨付资金,自己养活自己,已经成为无数企业唯一的发展出路。”

“你们要是同意,北方机器公司将会拿出三千万,投入到你们江城柴油机厂,占据60%的股份,剩下的40%股份,你们随意支配。”

“有了这笔钱,你们厂就有能力升级产线,扩大生产能力。”

副厂长方大山长叹了一口气。

得不到充足的资金,江城柴油机厂就没办法满足新型汽车发动机的要求。

董国强看了一眼林凯峰,说道:“林凯峰同志,你们公司除了用三千万,购买我们厂60%的股份,还有其他的要求吗?”

“有。”

林凯峰开门见山道:“一旦达成这笔合作,北方机械公司将成为江城柴油机厂最大的股东,为确保新型汽车的发动机制造万无一失,我公司将派出一部分技术人员,入驻你们江城柴油机厂。”

“监督生产环节,确保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工艺,会一直按照流程进行制造。”

经过半个小时的讨论,众人原则同意北方机械公司提出两点要求。

不过最终能不能落实下去。

既不是林凯峰说的算。

也不是江城柴油机厂一众领导,点头画押就能决定的。

最终结果是什么,需要一机部批准。

一机部是全国机械工业类企业的最高主管部门。

无论企业性质是部属企业,还是市属企业,一旦涉及企业转制,扩大规模,引进设备……

总而言之,凡是和生产相关的事情,都要上报给一机部。

一机部拍板同意,下面的企业才能做。

如果一机部不点头,纵然省市两级同意,事情也会泡汤。

随后,林凯峰和董国强等人进行了进一步的商议。

分别以北方机械公司和江城柴油机厂的名义,一起向一机部打报告。

入股联营,共同生产。

利用北方机械公司的资金,提前完成江城柴油机厂的股份改制。

增强该厂的生产能力。

两天后,两份文件出现在一机部部长王长生的桌头。

秘书愕然道:“领导,北方机械公司的胆子太大了,拿出三千万购买江城柴油机厂60%的股份,这和资本家吞并中小企业有什么区别?”

“部里一旦同意,恐怕会犯错误。”

王长生一言不发,仔细看着面前两份文件。

秘书再次提醒王长生,两份申请绝对不能批。

一旦批了,很可能会招人非议。

国家确实要推动企业股份制改制,但方式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改制。

从来没有出现过,一家企业向另外一家企业投入资金,收购对方股份的事情。

过了片刻,王长生面无表情地说道:“经济改制这种事情,有先例可循吗?”

“没有。”

秘书老实回答道。

王长生脸色不快地说道:“上级三令五申提醒各单位各部门,经济改制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将走一条无人走过的发展道路。”

“对待新生事物,新的形势发展,要以辩证的方式来看待问题。”

“继续用老思想考虑问题,只会害人害己。”

秘书小心翼翼地说道:“部长,我不是反对,就是觉得林凯峰的步子迈的有着太大了。”

“他在北方机械公司内部怎么搞都没有问题,毕竟是他自己的企业,如今,林凯峰将手伸到别人的企业。恐怕……”

秘书犹豫再三,大着胆子说道:“别的事情都还好说,唯独这件事情,其中将会牵扯到不少麻烦,若是这一次,部里同意机械公司入股江城柴油机厂,那么明天,林凯峰想入股其他国有企业,咱们还要接着听之任之吗?”

“通知下去,部里要去北方机械公司视察工作。”

距离上次视察,已经过了快两年的时间,王长生倒想看看,林凯峰将北方机械公司的规模扩大了多少倍。

从四机部挖来的那些技术人才,又被林凯峰安排到了什么岗位。

同时,王长生还与林凯峰亲自谈谈。

看看这小子接下来的步子,到底还要迈多大。

秘书提醒有些道理。

一切没有先例可循的事情,都会招来大量非议和攻击。

最高领导主持的各类型经济会议,同样有大批部门负责人,对经济改制速度太快提出不满态度。

认为全面停止向国有企业下拨资金,属于是操之过急。

打破大锅饭没问题。

但是不是太着急了一些?

建议将整体经济发展,列一个长期的时间表。

比如在二十年之内,逐渐让国有企业自己去市场找饭吃。

仔细研究东方阵营和西方阵营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各种优缺点。

对此,最高领导给予了严厉驳斥。

相关部门负责人能等十年,甚至等二十年。

但是龙国的老百姓等不了这么久。

国家同样等不了这么漫长的时间!

国外发展日新月异,以一日千里的速度狂奔突进。

龙国走了一段漫长的弯路,现在回到跑道。

如果还以慢悠悠的方式与其他国家竞争,只会被人甩得越来越远。

抛掉担子,轻装上阵。

纵使会让龙国损失一些重要的东西,但和最终目标相比。

无论丢弃什么,都是值得的。

王长生紧皱眉头。

脑中萌生了另外一个想法。

或许这么做,能让国家的经济发展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