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悬疑 > 民国捉鬼往事 > 第107章 武乡渡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就在山岗林子里走了一个时辰,乔生有点腿脚酸,乔大便将他放在小胖驴身上,由驴驮着走。

同行的小姑娘跟乔生差不多大,也有些走不动路,也一并跟乔生坐在一起,两个同龄人有说有笑的,一副无忧无虑模样。

老太太腿脚慢,干脆也让小胖驴驮起来,养的这么胖,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

乔大不顾小胖驴的嘶鸣,从怀里拿出个在船上就藏好的嫩瓜,吊在了胖驴前面,引着它朝前走。

老太太连连道谢,一行人如此又熟络了些,路途漫漫,老人家嘴又碎,见白氏他们人好心善,便又说道起自己的身世来。

这老太太本家姓杨,幼年卖给丹阳镇卖酒的吕家做的童养媳,成年后,为吕家生了两儿一女,个个生的龙凤模样,惹人羡慕。

后来国家动乱,两个儿子入了伍,皆在动乱中战死,长子成亲了还没有子嗣,战死后媳妇儿就改嫁了,次子战死时年纪不过二十五,读了几年书心高气傲就要去打洋人,还没来得及娶房媳妇儿。

老太太虽然看着年纪不小,实则不到五十,丧子之痛让她苍老了不少,丈夫也未必一病不起,不久就咽了气。

原本三个孩儿,一家人天伦之乐,和气融融,最后只留的孤女寡母,酒铺的生意也有一天没一天的维持着。

后来,姑娘嫁给了同镇当铺家陈家的少东家,初始日子也还好,鸡毛蒜皮无甚大碍。

直到前两年动乱四起,让原本就难以维生的酒铺生意彻底垮了台,少东家嫌弃女儿不能帮衬,生的是丫头承不了香火,便将她休出了门,另娶一米商家的老姑娘成了亲。

“可见我女儿,为他家尽力尽力,最后只落得一个‘无所出’的下场,”杨老太说着,不禁泪眼婆娑,她抚了抚乔大背上的小姑娘道:“那陈家嫌弃我家丫丫是个女娃儿,不认这个孩子,说浪费口粮,也一同赶了出来!”

杨老太说到此不由得气愤不已:“这天杀的,虎毒还不食子!赶走她们娘俩,连当初的嫁妆钱也不退还,我去说理就找人撵我走,说我这般穷酸,有几个嫁妆钱?扔了几个铜板让我这把老骨头去爬着捡……”

白氏闻言不禁摇了摇头,到底曾经夫妻一场,这是陈家少东家的丈母娘,怎么做的如此的绝!

杨老太抹了把眼泪接着说:“我倒无所谓,只可怜我的姑娘——巧儿,为了养活这孩子,吃了多少苦!”

听及此白氏问道:“大娘带着丫丫往省城方向去,难道是去找姑娘不成?”

杨老太点点头:“正是,我那巧儿在省城做活路,有一年余了,她说省城好生活,钱赚的多,我一把年纪,酒铺也倒了,帮不了她什么忙,只有好好在老家把丫丫带大。”

“只是这两个月没收到她的来信,我心里总是慌得很,她现在每月寄的银钱足用了,丫丫也有一年没见到娘,我想着带着孩子去看看她。”杨老太接着解释道。

两个月没信儿了?

白氏心里一沉,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事,遂开口问道:“大娘,你可知你那姑娘在那里做活?”

杨老太沉思了一会儿说:“好像是什么……万什么阁……”

“万艳阁?”白氏提醒。

“对对对,就是这个地方!”杨老太肯定地回答。

莫云霄和乔大对视了一眼,皆不吭声,白氏心里沉吟了一番,这乱世道里,一个弱女子想多赚些钱,青楼确实是最容易也最快的地方,只是这万艳阁,可不是一般的青楼啊……

两个月没信了……

白氏还在盘算,又听得杨老太说自家女儿多么乖巧温顺,贤良淑德,三人看着老太说起女儿一脸骄傲的神色,不忍告诉她实情,也只得有一句没一句地应着。

路很快到了尽头,武乡镇近在眼前。

乔生和丫丫手拉着手进了镇,一行大人跟在身后张望着——这武乡镇,冷清地有点过分。

虽说这年月世道不太平,可这武乡镇放眼望去几乎不见人烟的样子。

深秋的寒风刮着,卷起地上的落叶,飞舞的满天都是,一片落叶落进了路旁唯一一家店铺的锅里,那店家骂骂咧咧地把落叶拾出来,继续熬着锅里的苞谷杂豆粥。

莫云霄赶上前去询问道:“店家,打听个事,这武乡镇渡口现下可还有船?”

那伙计白了莫云霄一眼道:“船?”随即冷笑一声:“哼哼,你看这镇上还有几个人?谁给你开船?”

“你这意思是?”莫云霄有点急了,难道没船不成?

店家一边搅着粥一边不耐烦地说着:“土匪都闹了大半年了,能跑的都跑了!想坐船?土匪守着呢!你去找他们坐吧!”

说完忙摆摆手,让他们走开别挡道。

莫云霄吃了瘪,无奈地回到白氏身边,四人合计着,一条街放眼看去就这一处可以留宿打尖儿,不若暂时住在这里,问清了再走。

这次白氏就不让莫云霄这位贵公子上了,自己拿着着铜板亲自交给店家手里,说定三间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