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朱元璋之前之所以同意自己的孙儿去游历天下,也是有所考虑的。

其一,自己出于微末之间,又是农民出身,从小就品尝到大明百姓之艰辛,自然知道大明百姓的不容易。

当年的扬州之行就是例子,扬州经过元末乱战,早已经是断壁残垣,扬州户口十不存一,去之八九。

其二,正如道祖所说,欲承其器,必承其重。这大明天下得国不易,百姓更需要安居乐业,休养生息。自己的孙儿将来得继大统,也需再行仁政,与民休息几年,再图其君王霸业。

正因如此,这大明君王更应去民间,去品百姓之苦,去了解他们的困难,为日后的执政,打下一定的基础。

其三,自己欲定下自己孙儿朱雄英皇太孙的国储之位,再用国储的身份替自己去体察民情,了解民间疾苦。

但是现在,根据道祖的意思,雄英这孩子还不是用国储身份乃至皇孙身份的时候,也不能派出大量侍卫保护。

而是用平头百姓,真真正正的大明百姓的身份去体察民情,这怎么不使朱元璋有所考虑和内心思量呢。

思绪良久之后,朱元璋酷似下了一个很是重大的决定似的,板着一张脸对一旁的太监总管朴不成说道:“去,将蒋瓛给咱叫来。”

“是,皇爷。”

“重八,雄英是去体察民间的,你叫那蒋瓛过来干嘛?”皇后马氏这时候有些不解,这仪鸾司人马又不是皇家侍卫,叫这刺探军情的人来干嘛?

“妹子,咱是同意雄英这孩子去的,既然不能用皇家身份去又不能派大量侍卫护卫,那咱派一百户的仪鸾司人马总行了吧?

妹子,咱相信咱的孙儿在张道长那里学了一身的本领,但到了民间,即使身手再好的人,遇上十几二十个贼人,也是难于招架之力。

咱刚才也想通了,雄英这孩子确实不能用皇孙的身份去,那底下的官员得该多么的阿谀奉承乃至欺上瞒下!”

朱元璋笑着跟皇后马秀英解释道,他是皇帝,大明的开国皇帝,既然不能大量侍卫护卫也不能用皇孙的身份,咱派一队百户随行总可以吧。

应老先生笑着说道:“洪武皇帝实乃性情中人,大公无私且通情达理,这百户随行倒也是可以的。”

洛昉也是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朱元璋的安排。自己也不是说不能派出护卫保护,只是不允许大量人马随行,于情于理是不妥的,也无法真正的体察民间,游历天下。

“妹子,你看,道祖都同意咱的安排。”朱元璋见道祖也允许了,笑着对身旁的皇后马氏说道。

“好好好,那就蒋瓛带一队百户随行吧。道祖,马氏有个疑问,不知雄英这孩子此行要多久时刻?毕竟将来是要得继大统的,还得早早熟知政务。”马秀英先是笑着回答,随后向道祖提出自己的疑问。

虽说大明建国之初,朱元璋曾下令后宫不得干政,皇后马氏也深谙其理,从不去打听、干涉前廷政事,除非朱元璋主动来寻。

然而,朱雄英游历天下,体察民情,虽说是朝廷政事,但亦是皇家内事。既然是皇家内事,那么皇后马氏就能参与其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对对,妹子说得对。道祖,咱的孙儿这次巡游天下,体察民情,不知需要多久,总不能巡游十年吧?

如果真的要巡游十年,咱得多想念咱的孙儿!”

朱元璋也是赶紧询问,如果真的再来个十年八年的,十年之后雄英这孩子就二十岁了,早已经是超过加冠之年,更是娶妻生子的时候。如果真是如此,那他可不同意这事。

洛昉看着眼前的朱元璋和马秀英期待自己回答的样子,笑着缓缓开口:“卿家多虑了,十年八年为时已晚,定不用如此之长的时间。然,最低也得两三年,才可真正的体察凡间,为日后打下执政基础。

也罢,这样吧,本尊允其乘坐快马,解一丝脚程之苦。但,此行只允其携带百两,不得超过其数。雄英这孩子是体察民情的,不是去游历天下,吃喝玩乐。”

朱元璋前一秒脸色一喜,喜的是不用十年八年,也就两三年。下一秒,又心酸,敢情道祖一开始是想雄英这孩子用自己的双脚去走遍大明天下!

最后,朱元璋也深谙其理,确实,咱对雄英这孩子的期待很大,这孩子不仅得到了自己和妹子的爱护,更得到了立嫡立长的承袭法理,最为重要的是还得到了上天乃至道祖的肯定,可谓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钦定大明之皇太孙!

“雄英,快,快让为父看看。”就在朱元璋思绪之间,太子朱标匆匆赶来。

“标儿,如此匆忙,成何体统!若不是又在那吕氏就寝不成?”朱元璋转头看到一身匆忙,着装还算整洁,但看这如此匆忙的样子,有些愠怒。

自从太子妃常氏薨逝之后,朱元璋对其葬礼可谓是极其隆重,太子对自己曾经的青梅竹马也是用情之深,蹉跎了些许岁月,后面才缓缓度过丧妻之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