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明末开山刀 > 第六十一章 三晋评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文举人,肆意兼并官地、私田,鱼肉百姓,横行乡里。

今,文举人资敌叛国,坑杀寿阳知县、县丞、主簿、巡检...”

写完文举人的事,他打算借用清代文学家计六奇创作的一篇散文,叫《马懋才备陈大饥》。

说的是马懋才奉命入陕调查灾情,见故乡吃人的惨景,于是将沿途见闻写成《备陈大饥疏》,五月十八日上报灾情。

王则之打算借用他的名头把陕西的情况提前写出来。

“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

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皮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

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其山中石块而食,石性冷而味腥,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

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贮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

有司亦不能禁治,间有获者,亦恬不知怪。

日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不为盗而死,犹得为饱死鬼也。

......”

这篇文章的作者备注为马懋才,至于第一篇则为“百晓生”。

在第二篇文章的末尾,王则之以百晓生的名义还写了一些评语。

“陕西灾荒尤其严重,禾苗枯黄,饿殍遍野。

加之天启年间,魏忠贤等宦官专权,东林党争,加深了对百姓的盘剥,即使灾荒连年,官府仍旧横征暴敛,鱼肉人民,以致民不聊生。

若要解陕西之围,需清贪官,查污吏,严查侵占田地之事。”

至于为什么要特地写一下天启年间,是给崇祯找个台阶下,明明白白告诉他,这个锅是你哥的,不是你的,免得崇祯恼羞成怒针对这份报纸。

王则之细细品了一下,交给白玉让他雕刻去了。

把这些文章交给白玉之后,王则之着重交待,千万不能让人查到这些报纸的出处。

这主要是因为明朝的民间虽然也有报纸,可那是经过通政司、六科、堤塘层层步骤筛选出来的安全信息。

关于朝政的信息那是一条没有,如果崇祯大发雷霆,要追根溯源,他可能要吃不了兜着走。

白玉心下了然,兴致满满的刻字去了。